湘阴县位于湘、资两水尾闾,南洞庭湖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县域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总人口75.6万,辖19个乡镇419个行政村,全县农业人口62万,耕地总面积75.7万亩,水田面积66.83万亩,先后六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市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以控直播、扩双季稻、集中育秧为抓手,提升粮食增产的潜力,力争2014年全县双季稻比例达99%以上,水稻播种面积达129万亩,总产突破12亿斤。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鼓人心。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把粮食生产纳入乡镇工作绩效考核范畴,不定时的进行督查,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常务会也先后听取了农业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先后解决了乡镇植保员待遇问题,种子公司改制问题,让广大农村干部安心农业生产。从入春开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先后多次深入乡镇,现场调研和督查春耕生产。
二、加大投入夯基础。今年我县财政计划投入3800万元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00万元用于粮食高产创建、集中育秧、激励与考核措施等,其中集中育秧专项就拿出500多万元。制订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对全县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个人和粮食加工企业进行重奖。
三、扶持大户扩规模。我县将土地流转工作列为乡镇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有流转意向的农户将符合条件的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在省市评选先进种粮大户的基础上,每年还评选一批种粮大户进行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大户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在技术、资金和农机具上予以重点支持。对种粮大户要求适宜面积全部种植双季稻,带头摒弃直播方式。凡单季稻面积超过该户粮食种植总面积2%,或早稻直播面积在10%以上的,一律取消评先资格。
四、集中育秧控直播。我县把开展水稻集中育秧作为控制直播的重要抓手,通过给农户发放技术明白纸、村规民约、对水稻集中育秧主体进行奖补等措施开展集中育秧工作。同时,对劳力不足,可能插单季稻或抛荒的稻田登记造册,由乡村两级组织农民代耕代种。全县集中育秧整村整建制推进村达50个,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8890亩,可栽插大田18万余亩,其中机插育秧面积达680亩,可插大田面积5.5万亩,比去年增加2.9万亩。全县直播面积控制在早稻面积的10%以内。
五、全程机械夺高产。在鹤龙湖镇、新泉镇、白泥湖乡、湘滨镇、杨林寨乡等粮食主产乡镇开展全程机械化增产攻关模式示范,示范面积2.5万亩,其中早稻1.5万亩,晚稻1万亩。示范基地由专业合作社牵头负责,采用大棚机械化播种、育苗结合小拱膜育苗方式,组织机插队伍进行栽插,探讨农机农艺融合的最优技术模式与集成的水稻生产栽植技术模式,力争双季稻亩产水平双双达到或接近600公斤。
六、严抓督查促落实。把粮食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纳入县委、县政府"三个文明"建设考核。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法》,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占用耕地专项行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全县60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下降,质量有提升。县政府督查室每月都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工作的落实。
(盼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