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同是一块地,我的四亩半地及相邻的这近百亩地是同一台大型农机实行深耕深松技术耕播的,底墒足,麦苗出得匀称,苗齐苗壮;而采取传统耕作方式耕作的地块墒情不足,轻的严重缺苗断垄,重的急需浇水增墒才能出全苗。深耕深松就是好!”近日,商水县化河乡谢楼村村民谢思恒在田地里查看苗情时面露喜色,向记者道出了心里话。
据了解,长期以来农民习惯用中小型机械旋耕作业,整地耕深只有10厘米左右,导致土壤耕作层变浅、犁底层逐年增厚,耕地日趋板结,土地保墒性、透气性差,农作物产量下降,特别是秸秆还田的地块,由于土层薄,秸秆掩埋于浅层,严重影响小麦出苗。针对这些问题,该乡及早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印发技术明白纸,大力推行土地深耕深松机械化作业,要求耕作深度达30厘米以上,并逐步建立深耕深松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力争全乡3.6万亩耕地进入“同一地块三年深松或深耕一次”的良性循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帮助农民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节支、增收。
目前,全乡深耕深松的1.8万亩土地实现了一播全苗,为小麦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