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9点,当记者来到句容行香粮库时,现场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在粮库场区内,三辆大型货车和五辆拖拉机的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让人面对面讲话都有些听不清楚。在一处仓库前,十几名工人将一包包粮食从货车的车斗里卸下来,然后通过传送带运送到仓库内。
在现场帮助同乡卖粮的行香镇中心村种粮大户戴德民,他的心情从一开始的担心到如今的开心,仿佛像坐了一回过山车。戴德民告诉记者,他今年总共种了200多亩水稻,收获粮食22万斤左右,目前已经全部卖光。“今年雨水多,收上来的粮食水分含量很大,都很担心粮食卖不掉。”戴德民说,没想到粮食部门今年及时开展的帮扶政策,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大大减少了他们的损失。
“由于含水分高,价格卖不起来,外面的粮贩收购价格是1.2元每斤,而粮库是按照国家托底的价格来收,每斤要多出3毛5分钱。”戴德民说,他的粮食一共卖了24万元左右,扣除所有成本,还能赚个十一二万,他已经很满足。
“虽然粮食含水分较大,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收,不然种粮农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行香粮库现场管理员贾玉巧正在现场引导卖粮农民如何卖粮,最近半个月来,他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
贾玉巧告诉记者,面对今年多雨天气导致粮食含水分较大的现象,他们采取了一个办法,就是先把粮食收下来,等后期他们再将粮食进行烘干。虽然目前他们粮库的烘干量有限,但是他们会花钱委托周边的一些合作社来帮助他们一起进行烘干,以实际行动,切实帮助种粮农民解决困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粮食部门先后建成丹徒幸福桥粮食收储中心、句容市粮食购销总公司行香粮库等12条烘干线,解决农民出售高水分粮问题,帮助种粮农民增产增收。同时,指导和帮助农民搞好因灾受损粮食的晾晒整理,积极扩大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规模和范围,宣传科学储粮技术,推广发放科学储粮仓,探索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农户科学储粮试点,努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投资2000多万元加快粮食烘干设备建设,实现规划库点烘干设备全覆盖。
为了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市粮食部门还多次深入农村、农户倾听农民心声,摸底调研粮食生产情况,深入了解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隐患,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民提供多项服务,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
(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