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1.分析师:对俄罗斯增长的乐观情绪“为时过早” 据CNBC报道,在截止11月份的一年内,俄罗斯的经济萎缩了4%,凸显虽然很多人认为该国的经济危机已经触顶但俄罗斯仍继续身处困境中的现实。
2.2016年末原油价格有望触底反弹 据CNBC报道,能源分析师Tom Kloza上周三表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不可能发生。Tom Kloza接受CNBC采访时说:“我怀疑最近一段时间的油价上涨有点莫名其妙,我们将在明年二三月份炼油厂维护期间对油价进行重新评估,就像2008年12月油价跌至每桶32.40美元至33美元一样,明年的油价可能比这个价格还要低。”
3.中俄被指“政热经冷”诸多经济项目停滞不前 外媒称,在西方对俄实施制裁后,莫斯科发展与欧美合作的多年长远规划于顷刻间破灭。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几乎成了俄罗斯唯一的、具有全球身量的伙伴。当俄罗斯意识到取消制裁无望的同时,也明白了与西方的冲突只会不断增长,与中国的关系因而便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农产品具有战略性质。
4.OPEC预期:油价回升至94美元需24年 北京时间12月28日晚间消息,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最新发布的《世界石油展望》报告预期,全球原油价格回升将需要数十年时间,即使如此,仍未必能够恢复至近年的峰值价格。
5.德银:英镑是全球被高估最多的货币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伴随着英国政府加大支出削减力度,以及该国在欧盟未来的不确定性令增长承压,英镑成为了全球被估值过高的货币之一,明年这种情况将继续存在。
国内要闻:
1.油价又不降了 发改委还在就新价格机制征求意见 国内成品油价“二连搁”,今天又不调整了。据央视财经官方微博,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就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预计新机制出台前,成品油价格将继续暂缓调整。
2.一件事将决定中国经济的前途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据财政部官网信息,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9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同口径增长5.7%。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2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同口径增长17.4%。1-11月累积赤字为10288亿元,为收入的7.35%。
3.人社部:明年将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28日在京召开。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会上介绍,我国已连续5年实现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十二五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40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低于5%的控制目标。
4.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案成怪圈:年年干活年年欠 岁末,在外打工的人们都在想着回家过年,但从四川广元到郑州打工的罗以学,最近“心里像堵了个大疙瘩”,常常湿红了眼眶:不仅没要到工钱,连回家的路费都凑不齐。“一天拖一天,都四个月了,工资还没拿到手。”
5.央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日前,人民银行召开会议,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改进合意贷款管理、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有关工作。
(本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