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粮油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进口粮食监管模式可推行“两全一管”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5-12-31 13:41:52   来源:中国检验检疫   【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而作为补充作用的进口粮食则是国家粮食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大幅增长,从1997年的416万吨到2014年的1.06亿吨。如何确保进口粮食的安全,是当前检验检疫业务改革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东莞检验检疫局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进口粮食的“全过程监管+全项目覆盖+风险管理”的检验检疫模式,努力确保进口粮食的安全。

  粮食进口量大幅增长

  一是国内需求旺盛。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国内粮食需求多样化日趋明显,不再是简单的仅仅满足口粮,消费升级、居民饮食结构变化拉动的饲料用粮以及工业用粮需求正日益增加。二是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从2010年起,中国粮食价格开始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国内外差价使国内企业加大了粮食进口量。

  对进口粮食而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我国对玉米、小麦、大米等主粮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但其他不少杂粮品种并没有进口配额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像高粱、大麦这些不受配额限制的谷物进口量则迅速增加。粮食进口量的不断攀升、国内粮食“十二连增”而“自给率”跌破90%的疑问、我国粮食是否安全的忧虑,也再次成为舆论和专家讨论的热点,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二是携带疫情复杂、风险极高。进口粮食多为粗放型初级农产品,加工简单,不可避免地携带外来有害生物。进口粮食携带疫情复杂多样,包括昆虫、真菌、杂草、细菌、病毒、螨类、线虫、软体动物等,尤以杂草疫情最为常见。以东莞口岸为例,2014年,从进口粮食中截获各种有害生物218种、7994次;2015年前10个月,则达到了255种、25316次。这些外来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习性各异,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和储备安全,已经给我国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是安全卫生风险大。粮食作为食品或饲料原料,重金属、生物毒素、农药残留、种衣剂与熏蒸剂污染、转基因等均涉及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关系着消费者健康,关系着水产畜牧业安全生产。近年来,进口粮食中有毒杂草籽、熏蒸剂、种衣剂等有毒有害物质频频检出,粮食质量出现下滑。2013年,舟山检验检疫局从巴西大豆中检出种衣剂大豆;2014年,江阴检验检疫局从进口高粱中发现大量磷化铝熏蒸剂残渣;2015年,北海检验检疫局从进口阿根廷大豆中检出曼陀罗籽超标。另外,转基因粮食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定论。

  监管新模式确保进口安全

  进口粮食的检验检疫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既有很强的政策性,又有很高的技术性。进口粮食的传统检验检疫监管流程复杂,主要包括检疫审批和入境检验检疫,其中入境检验检疫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完成。入境检验检疫包括受理报检、现场检验检疫、实验室检验检疫、结果评定与出证、检验检疫监管、信息上报、归档等。作为进口粮食安全把关的职能部门,东莞检验检疫局针对进口粮食的特点和检验检疫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提出“全过程监管+全项目覆盖+风险管理”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确保进口粮食的安全。

  一是全过程监管。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粮食从入境到加工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检验检疫监管。船运入境的粮食,必须在锚地实施表层检验检疫,确定无疫情才允许靠港卸货。锚地检验检疫能从源头上预防不合格粮食入境。进口粮食靠港后检验检疫人员需对整个卸货过程进行监管,并严格按照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粮食的装卸、运输、加工、仓储、下脚料无害化处理等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及时跟踪货物的流向,确保货物转发运记录可溯、仓储加工情况可查、疫情风险可控。对进口粮食跨区调运的,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与指运地检验检疫机构联系协调,及时互报检验检疫、发运及监管情况,实现监管全过程的无缝衔接,防止监管脱节,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是全项目覆盖。进口粮食的样品数量大,检测项目多,实验流程复杂,如何确保项目不漏检显得尤为重要。进口粮食的检测项目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病虫杂草检疫、品质检验、安全卫生项目检验和转基因检测。对病、虫、杂草进行检疫时,需特别注意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中所列有害生物的检疫。品质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水分、容重、杂质、损伤粒、蛋白质、含油量、降落数值等,一般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合同及双边协议等规定确定。安全卫生检验项目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年度《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计划》以及广东检验检疫局年度《进出口粮食类产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对重点监控物质、指令监控物质、一般监控物质以及潜在风险物质实施检验。转基因检测可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年度《关于加强进出境农产品转基因安全把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广东检验检疫局年度《进出境农产品转基因风险监控计划》要求实施。

  三是风险管理。进口粮食属于高风险的农产品,监管的链条长,检验检疫机构对其开展风险管理,能有效识别在检验检疫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衡量风险带来的影响,及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应付,从而实施全面的监控防范风险,使损失降至最低。首先是对进口粮食类别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结合国内外粮食企业诚信状况、风险预警情况、进境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情况和口岸疫情截获情况、进境后加工储存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进境粮食的风险等级。对风险级别高的粮食,采取严格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其次是对进口粮食监管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环节。由于进口粮食具有在接卸、运输、加工过程中的撒漏和下脚料的随意抛撒可能造成疫情扩散的特殊性,使得进口粮食监管链条中后续监管环节风险最大。加强进口粮食的后续监管,制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监管措施,是进口粮食风险管理一项重要的、积极的风险控制措施。第三是开展进口粮食的风险交流。有效的进口粮食风险交流将有助于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培养一批有经验的风险交流专业人员,提高风险交流水平。通过与农业部门、地方科研教学单位的交流合作,可以加强对有害生物检疫鉴定、监测和防控技术的研究。

  通过构建“全过程监管+全项目覆盖+风险管理”的进口粮食检验检疫模式,可有效整合资源,优化检验检疫业务流程,提升检验检疫监管水平,有效确保进口粮食安全。伴随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进口粮食的检验检疫工作任重而道远。“全过程监管+全项目覆盖+风险管理”的检验检疫模式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主动适应不断增加的粮食进口量,促进新常态下的进口粮食安全。

(余霞)


作者:余霞    来源:中国检验检疫     编辑:jianxi3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