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强宣传力度,将惠农政策传达到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省市粮食局、县委县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宏观调控措施以及保证全县粮食市场供应的物质基础。积极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提高全民爱粮节粮的意识,促进合法经营、合理消费。
第二、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无证收购、抬级抬价、压级压价、打白条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对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工商等部门,予以严肃处理,切实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稳定。
第三、提前预判市场形势,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密切关注国家发改委、省市粮食局关于价格、走势等方面的文件与报道,深入生产村组、种粮大户等开展粮食收购前的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适时召开粮食收购政策新闻发布会,向全县粮食收购企业以及售粮农民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确保国家过关政策落到实处;指导和督促粮食企业进一步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切实保护售粮农民的合理收益。
第四、发挥粮食行业协会沟通平台作用,加强粮食产销衔接。积极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粮食产需平台,推进企业、粮食经纪人、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种粮大户、粮食产销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购销联合,鼓励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合作体系(特别是订单式粮食生产),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推进宝应县粮食产业化的发展。
第五、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把握市场动向。进一步加强粮油市场监测分析,及时掌握粮油商品生产加工和供应等情况,密切关注粮油购销存及价格变化。利用全县6个价格监测点,适时对全县的粮油价格信息进行监测,对重点粮油加工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实行监测全覆盖。及时将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性,每周将县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及时在省、市、县粮食局官方网站上发布,合理引导价格和消费趋向。出现价格异常波动时,要迅速提出应急措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报告。
第六、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快应急保障建设。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健全粮食应急加工、供应网络。根据城乡布局、人口分布等特征,确定5家企业为应急加工企业,承担应急粮食的加工任务,签订粮食应急加工责任书,并要求企业制定应急加工预案;确定13家粮油销售企业(网点)作为应急供应制定企业(网点),承担应急粮食的供应任务,委托其承担粮食应急状态下的应急粮食供应任务,确保市场供应。根据省、市、县分别制定的《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承担各级地方储备粮的任务落实,进一步夯实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委托宝粮油脂有限公司,尝试建立一定规模的储备食用油,应对食用油市场的波动和突发事件。
(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