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五乡镇的鄞州中心粮库是宁波唯一一个四星级粮库,多年来,这座粮库的工作人员在不添置新机器新设备的情况下,做到了存储粮食的“零损耗”,还通过工作实践经验,摸索总结出了低温储粮等多项技术。
中心粮库占地面积116亩,建成于2010年,拥有粮仓18只,总仓容5万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入,鄞州中心粮库在粮食仓储、购销、应急保供、质量检测、害虫防治等多个功能上发挥着显着作用,在满足地方储备粮存储需要的同时,也带动其他骨干粮库的发展。
中心粮库建成以来,为确保地区粮食安全,粮库努力做好 “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文章。笔者发现和一些新建粮库不同,中心粮库的粮仓都没有安装空调降温防霉变、充氮气防虫蛀等设备,但是就在硬件条件十分普通的情况下,粮库的粮食损耗率几乎为零,为了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工作人员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和努力,探索出一套绿色环保、生态无公害的储粮方式。
眼下,自然气温渐高,但是笔者走进粮仓内,依旧感受到一丝丝凉意,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即便是在酷暑炎夏,粮仓内的粮食温度依旧可以保持恒定。在没有空调制冷机等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做到隔热恒温要付出粮站工作人员一整年的努力。秋冬季节,他们会定时通风降温,温度渐渐升高的春夏季节,就要为粮食密闭隔热,不管是烈日炎炎的晌午,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冬夜,只要发现粮食温度出现波动,工作人员就在第一时间到岗进行相关操作,通过对粮食呼吸作用的物理干预和调节,减少粮食新陈代谢作用,延缓陈化指标。正是由于这一分一秒都毫不松懈的努力,使得在自然低温储藏的条件下,中心粮库内粮食的损耗率更低,也能保持更为新鲜的品质。
中心粮库的仓储信息化系统是检测粮食日常“动态”的主要手段。在中心粮库的信息监控室内,几个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仓内粮食的储存情况,包括温度、湿度、水分等数据一目了然,实现数据采集的全自动化。“正是有了现代化的数据信息采集,物理方法的低温储粮经验才更有用武之地。”中心粮库主任谢正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