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随着2014年以来以大豆和棉花为试点的目标价格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粮食市场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虽然当前我国对小麦、稻谷和玉米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及临时收储制度,但随着政策积累问题的突出,加快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正显得日益迫切。在推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如何保护农户的利益,如何建立我国粮食市场调控的更为有效的长期机制成为当前改革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报告将美欧日粮食政策及调控方面的措施进行介绍并借鉴提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的建议。
一、美欧日粮食政策概况
(一)美国
美国农业政策主要围绕农业法案进行。最新的农业法案是2014年2月开始生效的《食物、农场及就业法案》。
(二)欧盟
由于欧盟的资源禀赋及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较大,欧盟的农业生产在全球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
(三)日本
日本总体经历了过去粮食短缺时期的全面管控、过剩时期的限产及品种平衡促进以及后来从政府管理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等阶段。
二、美欧日粮食政策简析
(一)关于粮食生产
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方面,欧美日都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
(二)关于粮食补贴
在全球农业一体化的前提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都在增加“绿箱”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以增加各自的市场竞争力。
(三)关于耕地保护
在农地分区基础上,一些国家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如日本、美国的“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英国的“土地规划许可制”等均是这一制度。
(四)关于粮食储备
无论是市场主导型粮食储备体系还是政府主导型粮食储备体系,其共同目的都是维持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价格稳定。
(五)关于国际贸易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就设立了信贷支持、海外市场促进等项目,提升农民市场营销能力,大力促进农产品出口,稳定农民收入。
(六)政策方式
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粮食政策,一般是以法案形式出台,依靠法律而非行政手段,其间不定期、有侧重点的就法案中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三、对我国粮食政策的借鉴及启示
(一)关于粮食价格支持与农户收入保障
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粮食大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与农户的收入保障密切相关。
(二)关于耕地保护
耕地是“确保粮食产能”最根本的基础。对耕地的利用不可“榨干吃净”,只有按照科学要求,遵循市场规律,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粮食调控
全球主要农业国家在政策制订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四)合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新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有限,在我国一些地区不宜盲目扩大粮食生产。
(五)以法案形式增加政策的预见性
目前我国涉农涉粮的支持政策不算少,但存在政出多门、政策目标相对分散、有的政策间甚至存在相互抵触的现象。
(易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