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合作社生产的青稞糕点、青稞面粉、马油糌粑在本地供不应求,很多人都是慕名前来购买。”1月18日,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尼斯别青稞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库万尼西·胡达别尔干高兴地对记者说。当日,记者在青稞合作社加工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用不同形状的模具制作各式各样的青稞糕点。
2015年5月,州质监局住昭苏县喀夏加尔镇乌勒克加尔村“访惠聚”工作组与村委会协商,结合本村的海拔和气候特点,大胆创新,鼓励村民试种250亩青稞,没想到喜获丰收,亩产量达到200多公斤,市场价每公斤卖2.5元左右。
据了解,青稞主要产于青海、西藏等地,适宜在海拔高的高寒地区种植,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了解到昭苏县乃至整个伊犁市场都没有青稞产品后,工作组与村两委积极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利用青稞在乌勒克加尔村试种成功的有利条件,成立了伊犁州首家青稞合作社,注册商标为“巴勒丹”。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青稞合作社于去年11月下旬开始投入生产。工作组协调相关部门免费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并积极筹集生产资金。“合作社现在处于试生产阶段,计划条件成熟后扩大规模,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工作组组长许永坚说,合作社先行先试,成功后将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如今,合作社加工出的各种食品在当地非常畅销,每个月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库万尼西·胡达别尔干告诉记者,以前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开出租车维持,一年收入一万元左右。“青稞合作社成立后,生产的青稞食品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老年人非常喜欢吃。”他说,合作社目前效益良好,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我是残疾人,很多活干不了,以前打工每个月只能挣400多元。来到合作社以后,收入增加了很多,我每月能挣近1000元。”合作社加工生产车间工人波拉提汗·杰克山拜对记者说,村里共有7人在合作社上班,每人每月都有八九百元的收入。不仅如此,干得好还能涨工资,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
(新疆兴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