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处处都有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鱼类。在大多数鱼类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有出于习性,或者出于生存的需要,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象。
将鱼类生存方式应用到商品营销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是“大鱼吃小鱼”现象。大企业、大品牌的绝对优势,使得小企业、小品牌几无立足之地。
时过境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商品的营销已经由“大鱼吃小鱼”,更多地演变为“快鱼吃慢鱼”。
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控股有限集团公司,以迅猛之势在中国、乃至世界崭露头角。2016财年第二财季,阿里巴巴集团营收为221.71亿元人民币(约合34.88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了32%。
2015年7月8日晚,《财富》(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位列榜单第81位。2015年9月28日,在2015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诞生于中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向世界市场经济舞台的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快鱼吃慢鱼”的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经营多个领先的网上及移动平台,业务覆盖零售和批发贸易及云计算等,创造了营销奇迹。2015年在“双十一”的当天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总交易额达到912亿元(其中无线占比达到68%)。这一举世瞩目的奇迹,令深耕中国、以至世界市场的企业望尘莫及。
总结阿里巴巴的成功实践,应用到粮油营销上,我们要认真研究、并充分发挥“快鱼吃慢鱼”的现代营销效应。
理念创新要快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的粮油企业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可独善其身。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沉湎于陈规陋习,思想理念的创新要快。
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的时代,传统产业面临着颠覆性的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作为传统产业的粮油产业,必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突破、商业模式融合和机制体制创新。粮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要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技术创新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 。“没有重大的技术发明,没有技术重大的突破,就难有新兴产业的诞生。没有新型商业模式,就没有新型粮油产业的发展。不改变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粮油产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超越有着几十、几百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就在于他们不墨守成规,超前思维,大胆创新。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从而,独辟蹊径,非同凡响。
行动速度要快
在高手云集的竞技场上,无论是短跑,还是长跑运动员,在跑前都处在一样的起跑线上。谁能够最先达到终点,夺得冠军头衔,关键就在于谁奔跑的速度最快。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粮油企业如同置身竞技场一样,谁的速度最快,谁就有可能独占鳌头。
现实生活中,很多粮油企业同样都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取得的效果大相迳庭。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行动的速度。有的企业看到了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就毫不犹豫地动手,捷足先登,摘取了丰收的果实。而有的企业虽然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总是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在等待彷徨中痛失时机。
阿里巴巴在看到互联网技术支撑企业发展的新时机后,马不停蹄、分秒必争,处处领先,大获全胜。
服务尽责要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没有适应消费者需要的、过硬的、不断推陈出新的一流产品不行;仅有层出不穷的一流产品,没有热情、及时、周到的服务依然不行;既要有不断创新的一流产品,又要有一流的服务才能成为常胜将军。
阿里巴巴经营业绩爆发式增长,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有一整套为顾客着想、行之有效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措施。只要一个电话,或者QQ,或者微信等一个信息,顾客所需要的服务都能够得到满足。
在市场营销上,有一个着名的“100-1=0”的法则。100个顾客中有99个顾客对服务满意,但只要有1个顾客对其持否定态度,企业的美誉就立即归零。
现代企业制胜的法宝之一,就是服务,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服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真诚的为客户着想,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得到客户的最大满意与肯定,是企业必须做到的基本准则。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个准则,企业的营销就会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龚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