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粮油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日本经济“突围”难度加大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6-3-22 7:39:05   来源:本网论坛   【

  在3月14日~15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维持了目前每年80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规模,以及对民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收取0.1%利息的负利率政策。

  不同的是,这次货币会议针对负利率提出了“理财产品不在负利率之内”的内容。虽然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一直表示在目前负0.1%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的空间,但这次货币会议的“小动作”无疑将日本央行的“心虚”表露出来。效果越来越有限的“安倍经济学”已经很难走出困境。

  “安倍经济学”失效

  今年1月日本央行意外实施负利率政策以来,并没有如预期般激活家庭消费和企业信贷,反而引起了市场波动以及民间质疑。事实上,日本央行一直不断推出措施鼓励个人消费、企业为员工加薪和增加投资,但效果十分有限。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安倍经济学”的整体效果已呈现衰退态势,去年下半年连续两个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均为负增长,去年三季度数据经修改后为正,但修改后测算的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仍然没能逃脱负值的命运。

  数据显示,日本GDP去年第四季度同比萎缩1.1%,在GDP中占比60%的个人消费环比下滑0.9%。今年1月,日本出口同比下滑12.9%,创7年来最大降幅,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刘云指出,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日本股市出现了大范围的下跌,此后保持在16000点~17000点。可以说,“安倍经济学”从第一支箭到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其影响力都在不断削弱。

  在日本负利率政策引发日元升值、股市下滑的同时,日本长期国债利率也在快速下滑。日本财务省3月1日招标发行10年期国债,平均中标收益率为负0.024%。这是日本1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首次出现负值。此前5年期以下的国债发行已跌入负值,现在则又波及到作为长期利率指标的10年期国债。

  此外,今年日本面临再次征收消费税的问题。

  刘云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释放的信号是,可能会不顾财政程序而延迟征收消费税。安倍判断整个2016年日本的经济形势不会很好,担心征收消费税对经济的打击过大,进而引起“执政上的大滑坡”,因此安倍计划采取一系列政治手段,通过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时票选来支持延迟消费税。不过这一手段并不利于经济的调整和财政自律,只能解决眼下的问题。

  货币政策无计可施

  在货币宽松政策的走向方面,日本央行一方面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推出负利率政策。

  刘云指出,日本在今年年初所实施的负利率政策实际上是阶梯式负利率,也是模仿欧洲的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就是此前量化宽松的购买量已经达到饱和程度,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已经无法再实现,因此日本只能选择以负利率的方式再次进行宽松,但是随之就引发市场波动。

  不过,负利率实际也是日本央行无奈之下的一次“尝试”。刘云指出,日本的民间机构、金融机构等对这一政策能否有效持怀疑态度,而包括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内的政策制定者对这一政策也是“心里没底”。

  虽然日本政府一直强调负利率还有继续增加的空间,并且还为此替换上一位支持量宽政策的委员,但是在3月17日日本举行的咨询会上,黑田东彦向美国经济学家格雷茨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何量化宽松没有带来工资上涨的效果。格雷茨的回答是,现在量化宽松和就业率、通胀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了以前那么强烈的预判关系。

  刘云认为,这一对话一方面反映出黑田东彦对日本政府所实行的负利率政策究竟能达到怎样的路径和效果“没底”;另一方面,日本所采纳的西方经济学家的理想化政策,经实际检验不一定是有效的,但是日本已经被“架”在了上面。“日本对于下一步的做法毫无头绪,因为其整个量宽的逻辑,即通胀影响工资上涨的这个逻辑链条已经断开了。”刘云说。

  由于日本地方银行十分担忧负利率会影响业绩,日本央行也开始将负利率政策往回“收”。刘云指出,实际上日本的负利率政策本身就是阶梯式的、有所保留的,1月所提出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本身就排除了大部分内容,而这次的货币会议又提出“理财产品不在负利率之内”,这给了银行规避负利率一定空间。

(南蓉)


作者:南蓉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jianxi3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