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粮油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中国和印度正在改写世界石油天然气的游戏规则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6-3-28 7:29:23   来源:腾讯财经   【

  据CNBC文章,最近的石油危机导致能源市场动荡,亚洲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正在充分利用当前的石油过剩机会重新拟制新的的商业规则。

  在过去25年里,印度和中国的石油需求指数大幅上涨。印度和中国的石油消耗总额占据世界石油消耗总额的16%,仅次于消耗额20%的美国,居第二位。分析师预测,截止至2040年,印度和中国的石油消耗总额将翻倍至30%。这一巨大的数值变化吸引了众多的石油生产商。

  据路透社报道,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贸易线路正在建立,印度的炼油厂将与中东国家解除长期贸易合作协议,转而从非洲进口石油。

  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数据显示,在本世纪出,俄罗斯提供了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7%,沙特阿拉伯提供了20%。然而,在2015年俄罗斯已经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者,因在前五年,沙特已经连续六年失去榜首位置。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大宗商品策略师Michael Tran表示,在刚过去的五年里,对于石油增长率而言,七个国家已经击败了沙特阿拉伯。

  在2015年的6月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SCI International)驻山东的能源顾问分部的的一位分析师宣称,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将失去其作为亚洲的销售冠军地位,因其石油价格还不够诱人。

  根据路透社,在2015年,尼日利亚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商。随着尼日利亚原油兑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溢价不断下滑,印度大型炼油厂,比如Reliance,正抓住这个机会以交底的价格购买了尼日利亚高品质的原油。

  中国和印度正抓住此次低油价的机会,以应付其大规模的石油消耗量,因当前石油过剩,产油商积极迎合中国和印度。

  印度80%的石油需要进口,在印度当前总理穆罕默德·穆迪(Narendra Modi)的领导下,印度积极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根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国有石油和天然气公司(Indian state-run explorer Oil & Natural Gas Corp)的前主席兼总经理的Sudhir Vasudeva表示,如果印度想要达到自给自足,它不得不寻求海外资产。

  这件事让我们想起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三家印度公司购买了Taas-Yuriakh Neftegazodobycha油田29.9%的股份和Vankorneft油田23.9%的股份。根据彭博社报道,作为印度国有企业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Oil & Natural Gas Corp)于2015年9月接受了(来自俄罗斯石油公司)额外11%的股份,而之前其购买的股份是15%。

  目前,西伯利亚的石油被运输至周边较近地区。然而,印度可以决定将其石油运输至国内的炼油厂,印度还可以选择在开放市场中出售石油或者用它交换来自其他地方的石油。

  据路透社报道,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的董事总经理Owain Johnson称,亚洲的石油市场处于通量巨大的时期。

  新加坡Strong Petroleum 公司的董事总经理Oystein Berentsen称,在石油交易中,中国的石油公司已经成为新的力量。

  中国希望上海原油期货在价格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中国和印度都在抓住油价大跌机会增加其石油量。新的伙伴关系正在形成,新的措施正在采取,这破坏了昔日的主要参与者。每场危机都带来了改变,当前的石油危机正在实现石油供应国向消费国力量的转变。

(翻译/李丹)


作者:翻译/李丹    来源:腾讯财经     编辑:董艳雪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