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拿着刚刚兑现的25.42万元棉花兑现款,10连承包户武玉杰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开心地笑了。这是31团今年二次为承包职工兑现1.5亿元其中的一个例子。
这个团是一个以棉花生产为主要产业的团场,全团现有棉花总面积10.2万多亩,今年该团四次抗灾自救保全苗,依靠科技和勤劳,大灾之年夺丰收,该团籽棉预计总产5200万公斤,在籽棉采摘、交售、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四分、五白、六严”的管理规定。在收购、加工过程中,更是加强收购区、堆垛区、车间的管理,从收购、加工各环节入手提升加工质量。在落实兑现的过程中,团党委首先确立了把收入向一线倾斜、把利益让给职工的思路,在本着优质优价的原则实施兑现基础上,他们还按照月公开、季公开、年公开的方式,把承包职工不同阶段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超成本或节支情况向职工公开,同时采用承包户、发生费用人员、报帐员“三见面”的方式进行承包职工成本入帐,有效地避免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为确保及时足额兑现农工的承包收入,他们于年初向职工承诺,元旦春节前兑现承包收入,并把这一承诺写进了《经济责任制办法》。在秋收工作中,他们按照一次收购、二次兑现方式,按照每公斤籽棉3到5元的标准总现棉花收购款9600万元。产品收购工作结束后,在预留一定的生产费用之后,把6000多万元的二次兑现资金兑现到工人的手中,总现总额达到1.5亿元。在此基础上,他们计划拿出100万元的资金用于低收入人群的帮扶,确保全团职工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
(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