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春节前采访统计,国内大多数油棉厂原定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开机复产,但截至农历正月十六,笔者采访发现油棉厂并未出现集中开机的现象,仅个别工厂如期开工。是什么原因使得工厂延迟开机时间呢?部分油棉厂给出的理由是设备检修尚未完成,但根本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如此。
棉籽发货量降低,原料成本上涨是关键
究竟为何工厂推迟开机时间,一位夏津地区油厂老板给出了其中一个答案:棉籽涨价了。春节前夏津地区新疆籽到厂价格为1.19-1.20元/斤,而截至昨日,棉籽价格已涨至1.22元/斤,其中原因无外乎两方面:优质棉籽供应紧张,出疆运费继续上涨。由于本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超过20%,且籽棉单产并未明显增加,使得国内棉籽可供压榨量降低。而春节前,各主要销区,包括新疆、山东、河北等地油厂持续开机时间较长,优质棉籽消耗速度较快,这就导致了年后优质棉籽采购困难,价格也就相应上涨。此外,由于春节过后大宗农产品贸易尚未完全恢复,新疆地区汽运回程车辆较少,导致当地农产品外发出疆运力紧张,运费较之年前再次上涨,使得新疆棉籽运抵销区工厂的成本增大,并间接带动山东、河北等销区当地棉籽价格的整体上涨。原料成本高企使得油棉厂望而却步,不敢贸然开机。
油粕年后行情堪忧,产品难卖是根本
不过要说油棉厂延迟开机的根本原因,棉油及棉粕等产品年后行情弱势造成的影响恐怕难辞其咎。先来说说棉油:春节假期结束后,棉油与豆油价差已缩小至500元/吨,远远低于800-1000元/吨的合理区间,这要是放在年前倒也无可厚非,彼时受天气限制,北方地区棕榈油基本停用,调和搀兑中添加棉油,既可以降低调和油的凝固点,其价格又低于豆油,利于降低成本。但年后随着天气转暖,棕榈油需求开始复苏,棉油凝固点低的优势难以发挥,与豆油的价差缩小势必会直接打压棉油现货价格。再来聊聊棉粕:年前市场普遍乐观估计,春节后下游饲料企业将开始春季备货,现货厂商对棉粕后市信心较强。但春节过后饲料企业由于成品饲料滞销,严格限制生产量,因此对饲料原料采购的积极性较低,棉粕前期合同执行缓慢,工厂更倾向于延迟开机时间,以尽量降低棉粕库存增长带来的风险。由于年后棉油及棉粕两大产品行情均不看好,工厂恢复生产的积极性自然就不强了。
那么油棉厂何时才会开机复产呢?笔者认为这个时间节点或许会在3月中上旬出现。原因在于:近年来棉粕需求流向正逐步转移至水产饲料上,众所周知,我国水产养殖一般在4月份开始陆续启动,而水产饲料企业大多会在3月中下旬开始备货。由于近几年水产养殖规模不景气,今年水产饲料企业几乎均未进行冬储备货,那么3月中旬开始棉粕的需求将明显好于现阶段,现货价格也有望得到需求方面的提振。因此3月份油棉厂恢复开机或将与市场需求不谋而合。
(李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