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信息网

首页  行业资讯  粮油价格  市场周报
       期货市场  农业气象  展会信息
大豆  玉米  稻谷  小麦  油脂  油料  
豆油  棕榈油 花生油 棉油 菜油 豆粕
粮油企业  产品信息  粮油设备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合作信息
中国粮油信息网粮油通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粮油行业门户网站
国家粮食局:我国应对国际粮价狂涨五大举措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08-7-31 13:18:06    来源:本网论坛
关键词: 粮食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面对国际粮价飙涨的形势,从全局的、长远的、保障民生的高度出发,我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切实采取以下五项应对举措:

  第一,夯实农业基础,打造核心产区,增加粮食供给。生产是基础,供给是保证,要把功夫下在加强基础上。现阶段我国要吸取“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历史经验教训,继续坚定不移地把“三农”置于“重中之中”的战略地位,持续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鲜经验证明,集中财力物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打造粮食核心产区,是增加粮食供给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要合理充分开发、广辟食物资源,增加丰富多彩的动物蛋白食品供给。2008年,新一届政府进一步加大农业直接补贴力度,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这一举措,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下去,并向粮食主产区适当倾斜,切实做到这一条,我国就能够在国际粮价狂涨风浪的考验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市场机制,创新交易形式。市场配置资源是基础手段,创新交易形式是必要途径。特别是要提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和区域粮食批发市场的作用,使之兼有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复合功能。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国需要创新和普及两种形式:一种是“三公”,即国家政策性粮食(例如国家托市收购粮和国家储备粮等)必须采取公开拍卖、竞价销售的现代交易形式,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交易。另一种是建立和普及城乡一体的粮食等商品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业态形式。通过这种现代营销网络,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分购联销”,对工业品实行“联购分销”。如是,既可以大幅度提高营销效率和节约交易成本,又可加强粮食等农产品市场的统一性、竞争性、灵活性、有序性和安全性。

  第三,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常采用国家农产品干预措施。面对全球粮食价格持续暴涨,我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宏观调控,是理所应当,势在必须。当前,需要继续坚持两项措施:一项是充实国家粮食储备。我国的粮食安全系数应该大于FAO提出的17%?18%的标准,需要提高到25%?30%的水平。通过扩大储备规模、调整品种结构、合理安排布局,完全做到 “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另一项措施是,善于利用粮食外贸手段。粮食对外贸易必须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内粮食供求平衡为原则,避免单纯的贸易观点。当前需要“控大放小”,即严格控制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出口,完全放开小杂粮对外贸易。

  第四,加强价格监管,构建“和谐价格”,保障民生安稳。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必要手段。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粮食价格,可以说是“民生价格”,更需要探索建立“和谐价格”关系,即既不可“谷贱伤农”,又不能“谷贵伤民”。迄今,除了猪肉、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不正常之外,全国粮食价格上涨呈现温和性、合理性、结构性与可控性特点。当前,在国际粮价飞涨传导作用影响下,国内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增大,因此特别需要建立和实施严格的价格监管和涨价申报制度,严禁变相涨价、串通涨价和 “价格联盟”,以及适时采取价格临时干预的各项措施,维护粮食市场的正常秩序。

  第五,加强主流信息,掌控粮食主动,严防“粮食陷阱”。面对国际投机资本对市场粮价飚升推波助澜的风浪,我国粮食企业必须高度警惕跨国粮食垄断集团制造“粮食陷阱”,力戒上当受骗。近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的影响,证券、债券等传统投资产品的风险性加大,对投机资本的吸引力下降。部分国际投机资本便流向粮价飙涨的粮食市场进行投资炒作。投机资本惯用的伎俩是大幅度抬高和操纵粮食期价,推波助澜造成市场假象,以从中牟利。目前,我国粮食期货和粮食外贸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基本没有话语权,包括现货与期货在内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粮食“大鳄”。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我国信息机构和期货业界必须加强信息分析和综合研究,向国家和企业提供独立的、准确的、及时的主流信息作为决策依据,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跌入“粮食陷阱”,损害国家粮食安全。(思柳)

作者:思柳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晓峰     讨论:[粮油论坛 ]
 相关信息
·国家粮食局:我国应对国际粮价狂涨五大举措 (2008-7-31 13:18:06)
·国家粮食局:存粮应有未有才是空仓 (2008-7-31 13:17:27)
·下半年经济热点述评之四:握好粮食安全阀门 (2008-7-31 10:37:52)
·抗震救灾粮调运及时陇南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2008-7-31 8:49:30)
·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国储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7月30日 (2008-7-31 8:27:42)
·警惕国际热钱追逐中国粮食产业 (2008-7-31 8:09:42)
·上半年自然灾害对全年粮食产量没有实质影响 (2008-7-31 8:07:32)
·400亿斤增产规划:河南吉林争做粮食核心区 (2008-7-31 8:06:43)
·世界粮食计划署:朝鲜至少600多万人需要粮食援助 (2008-7-31 8:04:46)
·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作经验交流会圆满结束 (2008-7-31 8:03:50)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短信服务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02-2011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