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位于河南省汝阳县陶营镇的帮农植保专业合作社“粮食银行”门庭若市。
一辆辆满载小麦、玉米的农用车,在“银行”门口排起长队,等待过地磅、卸车。通过验质、检斤、计量等环节后,农户拿着一本绿色的“存折”,到“银行”柜台办理手续。
这本“存折”也是合作社的社员证。老百姓随时存粮,也可随时粜粮提现。存粮每公斤每月有一分钱的“利息”,此外,存粮还能换购种子、化肥等农资。农户的花销会形成积分,积分可在合作社里兑换粮油产品。
“截至目前,‘粮食银行’已经有近4000户社员,收储小麦近5000吨,玉米近1000吨。”46岁的赵战学是“粮食银行”的“行长”,与农业打了半辈子交道。他说,老百姓信任他,原因只有两个字:“良心”。
多年前,赵战学是个粮食经纪人。有一年,他的7万多元血汗钱不慎丢失,里面还有用于支付粮农的钱款。他向农户保证:一定会把钱还给大家。一年后,赵战学如数还清欠款,这也打动了更多农户。
此后,由于价格公道、信誉良好,伊川、汝州等周边县市的种粮大户和农户都愿与他合作,赵战学的粮食生意越做越大。
2009年,赵战学开办了汝阳县帮农植保专业合作社,从厂家统一购进种子、化肥,化验合格后才向农户出售;对购进的粮食,检验合格后才对外销售。合作社壮大后,赵战学又先后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于2013年开设“粮食银行”,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粮食银行”成立后,他还专门定下规矩:凡是留守老人、贫困户,存粮没有“门槛”,买种子、化肥一律享受优惠,合作社用工优先安排他们。
随着“粮食银行”、合作社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赵战学今年年初还成为汝阳县总商会副会长。眼下,合作社流转种植的300亩红薯已经成熟,合作社雇佣了近百名贫困户前来出红薯。下一步,合作社还打算筹建一个大型红薯保鲜窖,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带动乡亲们早日脱贫。
(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