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曾都区粮食局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多举措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机制健全,保障扶贫。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曾都区粮食局精准扶贫工作。派驻了驻村专职工作队员,负责联络、协调和督促扶贫工作的落实。形成了局机关各科室相互配合、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局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工作专班经常深入扶贫点府河镇钰山村实地考察、座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该村实际,精心制定了扶贫工作计划和精准扶贫脱贫路线图。为让驻村工作队员能安下心、扎下根,粮食局为驻村工作队员配备了自行车、摩托车,认真落实了“两有三保障”工作,在钰山村内的涢潭粮站为驻村工作队员落实了住宿和生活用具,保证了驻村工作时间,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程序严格,识别精准。按照统一规范的识别标准和操作流程,扶贫工作专班严格把好贫困户的申报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确认审核关,确保把真正符合标准的贫困户识别出来。按照A、B、C标准对比大数据,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地进行逐户识别筛选、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根据钰山村村民生活作息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走访模式,确保做到走访全覆盖。一是采用“白+黑”走访模式。由于钰山村有部分村民在邻近府河镇马坪村做生意和照顾孩子读书,晚上才能回家,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队晚上骑着自行车上门走访,确保在家村民不遗漏。二是采用“5+2”走访模式。钰山村移民多,分布广,工作组成员主动减少休息时间,利用周末时间继续进行走访。三是采取寻访模式。很多村民白天下地干农活,在家时间少,工作队员在附近村民的指引下,深入田间地头寻找农户,与其促膝谈心宣传政策。通过反复走访,多次“回头看”,顺利完成了所有在家农户的走访入户工作,实现了走访调查全覆盖。
因户施策,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专班与贫困户深入交心谈心,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大打精准扶贫攻坚战,为每户贫困户找到适合的脱贫发展路子,分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方案。12组二级残疾李金光由于身体有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队上门宣传并协调当地农业合作社,购置鸡苗饲养土鸡2200只,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18组贫困户黄书明精通蔬菜种植技术,工作队便协助在周边市场进行调研,确认反季蔬菜小投入、中产出、高收益,便动员其发挥特长,支持他借资建成了5个蔬菜大棚,当年可收益3.5万元。五保户魏可义擅长养牛,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委会帮扶资金,养殖黄牛18头;低保户张增丰擅长养鸭,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领导一起为其担保资金2万元,养鸭400多只,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因地制宜,产业扶贫。扶贫专班在“引”、“带”、“扶”三字上下功夫,通过引进、带动和扶持进行产业扶贫。为吸引致富能人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适时协助解决钰山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硬化沟渠1800米,完成钰山村孔家畈大桥头近320米通村道路和菜籽湾1.47公里的道路硬化任务;二是开展洁美家园,建设美丽乡村活动,在重点民居、公路沿线、街道两旁进行环境整治,新增垃圾池10个;三是投资近4万元安装了综合治理监控摄像头5个;四是争取部门支持,积极协调区交通局、区水利局等部门专项资金解决该村的饮水安全和出行难的问题。工作组积极与该村致富能人联系,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七组致富能人魏先锋、余春雄在工作队的走访中,被工作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先后回村成立了先锋农业合作社和千头养猪场,召集贫困乡亲共同从事特种养植业,目前养鱼、养虾近百亩,养猪近千头,种植经济作物50余亩,预计年收入120余万元,吸纳村内贫困户劳动力30多人就近就业,有力的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工作,解决了100余人的基本生活问题。
标本兼治,思想扶贫。将扶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作为扶贫工作重要抓手来抓,一是开展“六送”活动。今年初,局长申伟清带领局党委班子全体人员开展以“送政策、送温暖、送农资、送电脑、送图书、送树苗”为主要内容的“六送”活动,共印发惠农强农政策资料500份,对10户困难党员和5户困难群众发放现金3000元进行了慰问,赠送米面油和棉衣棉被5套(件)、图书200册,召开政策宣讲会2次,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特别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赠送图书、召开宣讲会等活动,进一步改变了贫困农户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学知识、强技术、求上进、共脱贫的精神面貌。二是通过多次与驻点村两委班子和贫困户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发展信心,从思想源头上解决发展难的问题,鼓励扶贫对象树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其“想脱贫、能脱贫、真脱贫”的信心与勇气。
真情实意,用“心”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粮食局一班人始终把扶贫工作当作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热情对待,努力工作,把贫困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家人一样真情对待,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扶持他们。局长申伟清走遍了所有贫困户,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庭情况,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积极出谋划策,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脱贫致富的勇气。在走访十组帮扶户肖先明家时,细心的申伟清局长发现其体弱多病,咳嗽不止,立即从口袋中拿出500元现金,叮嘱他去村卫生室打针治病养好身体。驻村工作队队长、区粮食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魏精平同志在四组走访时,得知张德慧一个孩子读高中,一个孩子在读大学,家庭困难,孩子学费难筹,便托朋友介绍其去随州中心医院做保洁员。在帮扶工作中,区粮食局以一个“情”字贯穿帮扶工作的始终,让困难群众真正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有的放矢,调研走访。“10·17全国扶贫日”活动当天,曾都区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申伟清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深入到扶贫点钰山村,开展了脱贫攻坚大走访、大督办、大调研活动,对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进行再宣传、再落实。工作组首先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促膝谈心,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和面临的实际困难等,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分析他们贫困的根源,针对他们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帮他们出主意、谋对策。在走访贫困户何再芳的家时,由于该贫困户长期多病,申伟清局长亲切地询问有没有办理农合医疗,是不是在积极治疗。当得知其一人独居,几个女儿均已出嫁时,立即嘱咐驻村干部要经常到家中走访,及时给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随后,工作组与村干部、老党员进行了座谈,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如何解决“扶持谁”、“怎么扶”和“谁来扶”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最后,工作组听取了驻村工作人员的工作汇报,认真查看了驻村人员相关工作记录,要求当地村干部、驻存工作组一定要继续做好精准识别工作,精准了解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家庭、就业等各方面情况,因人、因户制宜,科学施策,帮助他们早日脱贫,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湖北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