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收储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也是直接关系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粮食损耗,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蓬溪县积极加快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设施优势与技术水平,破解粮食生产收储难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由于受天气变化和晒场限制,刚收起来的粮食水分高,联系的粮食收购商不是不收就是压价,晒粮一度是我们粮农的最大难题。”一谈起收割后晒粮问题,天福镇种粮大户郭佐对此深有感触。年前,郭佐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了水稻,产量达到了280余吨,收割后正愁没地方晒,幸亏附近新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烘干设备帮了大忙。“总体情况还不错,500亩水稻产值达到了77万余元,终于能过个开心年了。” 郭佐说,入秋以来,在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下,粮食烘干机成了广大农户最需要的设备,切实为农民解忧。
自红江镇新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在蓬溪县远波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对该合作社的社员们来说是一件万分高兴的事情。服务中心新建的粮食烘干房、粮食收纳仓解决了合作社晒粮储量的大问题。该合作社负责人甘小林说:“以往粮食只能靠晒,而且收储的粮仓也是一个大难题。”自从有了产后服务中心,合作社不再为晒粮、储量担心,同时还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甘小林说,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不但能烘干、储存自己合作社的粮食,还能对外营业创造收入,仅今年合作社对外烘干、存储粮食1000余吨,增加合作社收入9万余元。甘小林表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终结了合作社传统粮食晾晒方式,减少粮食损耗,提高粮食品质,又实现合作社多元化经营,通过加工、收储服务,壮大合作社实力,实现社农双赢。
近年来,为切实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实施工作,蓬溪县多方筹措资金共计212.3万元,用于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红江镇部营村、文井镇范家沟村等地建设产后服务中心,为当地的合作社、种粮户提供粮食清理烘干、储存服务。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粮食种粮大户及全县65%以上农户产后收储难题,每年减少粮食产后霉烂损失2%-3%,帮助合作社农户每亩增收约60元,有效地保护了种粮户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通过开展粮食检测和信息服务,粮食产后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延伸了企业产业链条,扩大了经营范围,可实现企业增加经济效益5万-10万元。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项目的实施,重树了粮食部门的形象,初步建设了集“清理干燥+质量检测+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多方位、全过程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庞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