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示范区年亩节水100立方米,小麦亩产718公斤,玉米亩产810.5公斤,全年突破1500公斤,亩增产250公斤;2014年,核心区全年亩节水180立方米,粮食亩产达到1531公斤,亩增产300公斤;2015年,玉米亩节水75立方米,产量达到8531公斤;2016年,小麦生育期亩灌水75立方米,节水50%,节肥20%,产量再创新高……这是省农林科学院宁晋粮食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示范基地创造的骄人业绩,被省农业厅誉为“促进科技成果转换的一面旗帜”。
宁晋县是河北产粮大县,年产粮食80万吨。但由于地处黑龙港流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加之浇地习惯大水漫灌,致使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对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鉴于这种情况,2010年,省农林科学院与县政府研究决定,共同建设宁晋粮食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示范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从而逐步形成了千亩核心方、万亩示范区、15万亩的辐射区。
六年来,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科技人员以“节水增粮”为目标,按照“大幅压采地下水,稳夏增秋,确保总产”的技术路线,集成推广了包括节水灌溉减蒸降耗技术、精细整地播种技术、小麦玉米上下茬均衡增产光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抗逆减灾稳产技术、节水高产抗逆新品种应用、病虫草害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等一批实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北楼下核心示范区建设了1500亩的微灌节水工程,其中130亩的百亩方建成了自动化微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宁北街道办事处与换马店镇建成了6500亩的微灌节水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80万亩粮食增产。打通了科技与农民阻隔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了技政结合的典范,实现了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的多赢效果。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