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粮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储备粮的轮换在实际生活、粮食市场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以来,市粮食部门强化粮食储备管理,定期对承储企业的储备粮轮换进行检查,准确把握地方储备粮轮换节奏和数量,适时、有序、均衡地安排储备粮轮换吞吐。在确保按期完成足额储备粮任务外,市粮食部门采取科学保粮手法,加强仓储管理,确保储备粮的储存安全。
前天下午,在位于谏壁片区的市粮食中转库内,两艘货轮满载的稻谷驶入库区码头,随后,一台大型机械吊臂将这两船外采来的储备粮稻谷组织入库。
“这两艘货船上的稻谷,是我们刚刚外采来的储备粮。”市粮食中转库主任许俭华告诉记者,今年市粮食中转库积极响应市粮食局的号召,去库存转出了1.75万吨的玉米,然后仓容空下来以后主要就是存放地方储备粮。许俭华说,一直以来,他们库严把储备粮入库质量关,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必须要进行处理后才能入库。
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储备粮是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社会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一直以来,市粮食部门加强对粮油市场价格预警监测,强化应急管理,对《镇江市粮食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使预案更贴近实际,更有利于操作。积极拓展市际产销合作,组织企业参与黑龙江、福建、吉林等省份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采购粮源。加强与苏北等产区的联系协作,巩固传统的购销关系,深化合作的范围,进一步巩固镇江市粮源。全面应用粮食流通网上直报信息系统,及时监测粮食市场价格,定期编制、发布价格信息,为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了决策参考。
记者了解到,镇江市对粮食储备管理工作十分重视,近期,市政府将出台规范性文件《镇江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的依法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从而在保障地方粮油安全、调控市场供求、稳定粮油价格、促进粮食事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办法》除了稻谷、小麦外,还将成品粮、食用植物油也纳入了管理范围。同时,对市、县储备粮统一进行管理,有利于理顺市、县级储备粮的关系,有利于保持相关政策和措施的稳定,有利于加强地方储备粮的行政管理与监督,规范地方储备粮的管理与运作。为了确保粮食储备规模总量随着区域内粮食消费人口的变化而变化,提高粮食储备能力,《办法》规定地方储备粮规模总量、品种结构以及总体布局应当保持稳定。同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可以保证地方储备粮的规模变化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与不断变化的人口数量相适应,以保证粮食充分供给,有效发挥地方储备粮调控作用。《办法》还明确了地方储备粮的质量标准以及地方储备粮的法律责任。
(镇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