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小麦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小麦赤霉病预计流行1亿亩 毁灭性病害不能不防!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7/4/20 8:41:06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

  如文中所说,今年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为近几年偏重发生,要知道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爆发性、毁灭性强的流行性病害,可导致小麦严重减产乃至绝收,并且病麦还包含对人畜有害的毒素。赤霉病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主动出击。

  早春高温干旱、暮春多雨雾霾,容易诱发小麦赤霉病的爆发流行。今年以来春季高温干旱,小麦生育期提前,抗病性有所削弱。天气预报显示,4月下旬至5月恰逢小麦齐穗、扬花,自然降水量或较往年偏多,导致田间湿度过大、结露时间偏长。

  农业专家提醒,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阶段是小麦齐穗至初花期,一旦错过,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目前,多酮、多菌灵,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农民朋友可因地制宜选用。

  01

  全国多地预计爆发小麦赤霉病

  4月6~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济南召开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会议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流行面积约1亿亩,需防治面积约2亿亩次。其中,江汉和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西南大部、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北大部中等流行。药剂预防适期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江汉和江淮为4月中下旬,黄淮和华北南部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西北大部为5月上中旬。

  此外,湖北预计,鄂东、江汉平原、鄂北等产区大部4级、局部5级赤霉病发生;山东预测,小麦赤霉病有中度流行风险;四川预计,小麦赤霉病重发生风险高;陕西预测,赤霉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图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安徽

  预计赤霉病发生面积2800万亩,预防面积达6500万亩次。

  4月10日,省农委、省气象局召开小麦赤霉病会商会。根据未来天气情况和当前苗情等因素,会议判断今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在沿淮及其以南麦区大发生,淮北中北部麦区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为2800万亩。今年田间赤霉病菌源量大,加上气象预报4月份降雨过程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程度高,预计今年安徽小麦赤霉病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需实施预防面积约6500万亩次。

  河南

  《河南省2017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发布,对指导河南省小麦病虫防治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预测,赤霉病存在较大范围暴发流行的风险。豫南地区及豫东局部偏重发生,其他麦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700万亩左右。

  山西

  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根据当前麦田病虫发生情况、小麦长势,结合省气象台天气预报及相关病虫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小麦赤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5万亩。

  重庆

  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50万亩(次)左右。截止4月12日统计,重庆市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28.5万亩,较上年同期增16.6%,一般病穗率3.1%,较上年同期增1.03个百分点,忠县局部田块最高病穗率41.2%。

  小麦赤霉病症状

  据国家粮食局发布的《2016年我国夏收小麦质量调查报告》,9省收获小麦的多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三等以上比例占90.3%,同比下降4.7%;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7.1%,同比增加1.6%。小麦质量下降,农户种植收益受到很大影响。小麦种植收益下降的,还有江苏、湖北等省,上述省份2016年均流行小麦赤霉病,2017年,这些地区因为病原菌的影响还未消除,影响或将继续加重。

  02

  赤霉病要治更要预防

  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专家介绍,在小麦病虫害中,赤霉病防治最难,用药比例也最高,建议最佳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到扬花5%时。

  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连阴雨或大雾、结露天气多,田间湿度大,将会偏重至大流行。

  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一次预防,防后5天至7天左右再次预防。沿淮及其以南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连阴雨天气,开展第三次防治。在做好清沟沥水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全面落实药剂两次预防措施,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小麦赤霉病症状

  农业防治是基础

  ①加强田间管理,开通“三沟”, 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雨停田干,降低田间湿度,创造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

  ②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喷施叶肥,增强抗病能力。

  化学预防是关键

  4月上中旬抢晴天立即用药预防一至两次。

  所有麦田在齐穗期和扬花期各喷一次,亩用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克或25%咪鲜胺水乳剂50克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克对水45公斤喷雾。

  全国农技中心高级研究员梁帝允介绍,目前国内登记防治麦类赤霉病的药剂有298个,其中165个含多菌灵成分,其他药剂还有甲基硫菌灵、多·酮、福美双等。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病原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持续攀升,用药量增加,且多菌灵抗性菌株产毒能力提高一倍以上,造成小麦药残和毒素超标、产量损失。“2015年,统计从江苏采集5900多株镰刀菌发现,60%存在抗药性。”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和农药学教授周明国说,当务之急是把多菌灵从防治赤霉病农药目录中删除,鼓励企业开发、农民使用新型药剂。

  03

  赤霉病危及食品安全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东北春麦区东部及华南冬麦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变化,流行区域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国内小麦赤霉病2005~2010年年均发生面积6000万亩左右,2011~2016年均发生面积上升到8000万亩以上。数据显示,2016年秋冬国内小麦播种面积3.628亿亩,赤霉病的发生面积接近三成。

  小麦赤霉病症状

  近日,中储粮郑州直属库代储粮库某粮管所一批含有红籽的小麦被运往面粉厂,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关注。小麦红籽会产生呕吐毒素、黄曲霉等致癌物质,红籽的病菌、霉菌很大程度上源于小麦赤霉病粒等。赤霉病不仅影响产量,更关系粮食安全。

  有专家提出,在赤霉病高发地区,生产利用品种须达到中抗水平,在审定时对高感品种一票否决。

  被赤霉病感染的商品小麦会被作为“不安全食品”处理。小麦赤霉病由禾谷镰孢菌引起,赤霉病菌分泌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各国谷物中检出率最高的一种真菌毒素。DON性质稳定,耐热、耐压、耐弱酸、耐储藏,一般的食品加工不能破坏其结构,加碱或高压处理才可破坏部分毒素。

  食用病麦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出血,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威胁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和《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等标准中规定,小麦等制品DON的允许限量≤1000微克/千克;《配合饲料中DON的允许量》(GB13078.3-2007)规定,猪、牛、家禽配合饲料的DON的限量为1000~5000微克/千克。中储粮和粮食部门明确,赤霉病小麦病粒超过3%,严禁收购入库。

  2017年底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北京德润林17年4月18日消息: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测中心称,今年夏季或秋出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这可能制约热带气旋的发展以及强度。

  目前厄尔尼诺现象的指标——南方涛动指数处于中立态势,意味着中部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面温度接近平均水平,目前即不会出现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此外,整个海洋和大气状况与南方涛动指数的中性态势相一致。但是,东部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面温度高于平均水平。

  气候预测中心的预测显示,8月到12月期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已经升至5%左右。8月份之前可能持续出现中性。

(网络综合整理)


作者:网络综合整理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编辑:xwbj2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