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带一路”研修班在北京启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对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2名学员表示,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要使“一带一路”成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新模式,进而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其中,学位班学员来自孟加拉国、韩国、泰国、美国、加拿大、巴拿马、斯洛伐克、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共11个国家;研修班学员来自中国、印尼、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越南、文莱、荷兰、密克罗尼西亚共12个国家。
张勇表示,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他同时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成才需求、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当务之急;希望学员能推动沿线国家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这一人才培养计划是2016年3月,陈江和基金会捐赠1亿元设立的,在未来10年支持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培训项目。
“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之间要加强八大领域合作,分别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投资合作、贸易合作、资源开发合作、金融领域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海上合作。
19日,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解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机遇。他表示,一带一路的提出,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从文化角度讲,是促进文明复建的中国之路。中国是强调合而不同,求同存异。
欧晓理也通报了中国作为首倡者,为了推进“一带一路”而建立的推进机制。“中国方面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我现在服务的单位(发改委)专门设立了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重大问题、重大决策,领导小组来研究;然后办公室来统筹协调,部门和地方各司其职。”涉及内容包括商务部的经贸方面工作,外交部外交事宜,财税统筹协调办公室等。而企业作为主体往前走,通过各方参与,形成了一整套机制。
(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