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网站公布的报告显示,初步迹象表明,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可能下滑。
2017/18年度全球谷物供求形势依然总体稳定,体现在谷物库存量与利用量之比恰当,国际价格继续处在低位。
2017年谷物产量刷新纪录
2017年谷类作物收获基本完成,据粮农组织估算,全球谷物产量将达26.42亿吨,比上月预报数高出200万吨(不到1%)。月度上调主要涉及粗粮,已对澳大利亚以及东非和西非若干国家的产量估算数作了上调。就大米而言,柬埔寨作物前景趋好以及喀麦隆和伊朗上调至历史最高估算数产生的影响被委内瑞拉产量估算数下调部分抵消。全年来看,全球大米产量约为5.022亿吨,较2016年的历史最高产量略有增加(0.3%)。
粮农组织首次预报的2018年世界小麦产量为7.44亿吨,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但全球产量仍有望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预计下降主要由欧盟和俄罗斯联邦预报数下调引起,反映了单产预计从2017年的高位回落。澳大利亚很有可能恢复产量,预计这会防止全球产量进一步下降。2018年南半球粗粮作物生产前景也很有可能变差,主要因为南美洲和南部非洲种植面积缩小和天气不利。
饲用量增速加快,提高了全球谷物利用量
粮农组织2017/18年度全球谷物利用量预报数较上月上调500万吨(0.2%),达26.08亿吨,比2016/17年度高出3 800万吨(1.5%)。环比上调主要反映了亚洲国家玉米饲用量增速加快,大大抵消了小麦消费量小幅减少产生的影响。
2017/18年度世界大米利用量仍有望增加1%,达5.036亿吨。所增长的610万吨全部为食用量,足以使全球人均摄入量基本稳定在每人54千克。
2017/18年度世界贸易量小幅萎缩
2017/18年度所有谷物的国际贸易量预计接近4.05亿吨,略高于上月预报数,但仍比2016/17年度低出近100万吨(0.2%)。此番上调主要考虑到全球玉米贸易量增长,大大抵消了减少向印度、日本和越南运输小麦产生的影响。
2018年世界大米贸易量预报为4 600万吨,同比减少3%,但仍为有记录的第二大贸易量。预计全年萎缩主要反映了孟加拉国、塞内加尔和斯里兰卡减少采购,将大大抵消更多运往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菲律宾所产生影响。
粮农组织世界小麦库存预报数进一步上调
粮农组织2018年度末世界小麦库存量预报数较2月份上调1 400万吨(1.9%),主要反映了欧洲和非洲若干国家粗粮库存大幅上调。修正后的预报数为7.53亿吨,使谷物期末总库存量比期初水平高出4.6%(3 300万吨)。全球小麦库存量预计创下2.727亿吨新高,比上季高出9.2%,同时世界粗粮库存也预计攀至3.098亿吨新高,比期初水平高出近4%。
2017/18年度末全球大米库存预报为1.704亿吨,比2016/17年度高出170万吨,略超2月份预期。中国(大陆)预计在全年增量中占大多数,但孟加拉国和巴西的库存也有增加,大大抵消了大韩民国、泰国和美国预计削减库存产生的影响。(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