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田间,绿意盎然,麻洋镇边湖村天仙公路旁,半米来高的小麦长势喜人。这里是农业部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总面积1。05万亩。与传统散户种植不同的是,这一万亩小麦全部由天海龙农业专业合作社全程耕种。种植模式实现“六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机械作业、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生产。
去年,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北省在6个县市试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我市成为试点市之一。所谓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就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
麻洋镇边湖村村党支部书记肖敦荣的20亩麦田就在示范片中。肖敦荣说,自从把地交给了合作社,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合作社帮忙耕种,我们放心。”肖敦荣告诉记者,合作社通过机械、规模化种植,不仅能保证高产高效,而且也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比如,相比于散户单独购买农资,合作社统一购买成本要低10%。
同时,合作社种地,产量也比农户自己耕种要高。以小麦为例,农户自身耕种,亩均产量可达350公斤,而由合作社进行耕种,亩均产量可达400公斤。
肖敦荣介绍,若不计人工成本,农户种植一亩田成本在350元左右,而合作社帮忙种田,含服务费在内,亩均投入约300元,亩均节约50元左右。“如果是种植水稻等政策性作物,农户向合作社支付的服务费,政府还帮忙补贴40元(含机收补贴)。”他说。
在麻洋,像肖敦荣这样把地交给天海龙的农户有1000多户,涉及边湖、郭湖、邱湾、毛湖、勤俭、四屋等6个村。
天海龙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部负责人彭森林表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种植生产服务,可将自然灾害风险降到最低,同时,统防统治也最大限度减少了病虫害对产出的影响。
作为回报,合作社从农户中收取服务费。彭森林说,合作社亩均赚取的服务费并不多,亩均收入在20元左右,整体收入主要看服务面积,服务面积越大,收益也会越多。
彭森林坦言,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是合作社,如果不能实现规模连片种植,机械油耗、人力等服务成本也将提升,服务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湖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