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县小麦生产再创新高,得益于高产开发、科技投入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6月14日,睢县农办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初步统计,今年睢县小麦单产为566.5公斤,比上年的单产550.4公斤提高了16.1公斤,总产可达50021.95万公斤,比上年的总产增加了3.16%。这也是该县小麦产量连续十二年实现增产。
据悉,从去年麦播开始,该县重点开展了以科技为支撑的小麦生产工作,在麦播时狠抓科学选育良种、精细耕作,提高整地质量、科学配方施肥、严把播种质量关、把好病虫害防治第一关等五项关键措施落实,努力提高了麦播质量,为全年小麦生产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县通过大力推广众麦1号、矮抗58、周麦18等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实行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并与相关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结合秋收秋种实际情况,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技术要求,及时进行了耙地保墒。通过大力推广深松深耕技术和深耕补贴措施,深耕面积进一步扩大,深耕深松面积达到了31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为提高播种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该县还按照配方施肥原则,大力推广小麦底肥科学应用技术,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做到了氮、磷、钾化肥科学配施。通过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匀播,机械播种面积达到了100%。大力推广了土壤药剂处理和种衣剂或拌种剂种子药剂拌种技术。全县土壤药剂处理面积87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8.8%,种子药剂处理面积达到了100%,为小麦病虫害防治打下了良好基础。
该县今年落实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23个,其中万亩方3个(承担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千亩方20个,合计面积9万亩。同时开展了“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分赴全县540个行政村开展技术指导,随时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