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小麦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当好小麦入库“守门人”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5-8-25 10:47:27   来源:农民日报   【

  眼下已进入夏粮收购的尾声。小麦入库需要满足哪些指标?不达标的小麦会对粮食质量安全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近日采访了安徽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季一顺。

  分级收购“把关严”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国家对小麦等粮油产品实施等分等级制,不同等级有差价。”季一顺介绍说,政策性的储备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中国各类小麦按容重分为五个等级,低于五等的小麦为等外小麦。一等小麦容重大于等于790g/L;二等小麦容重大于等于770g/L;三等小麦容重大于等于750g/L;四等小麦容重大于等于730g/L;五等小麦大于等于710g/L。政策性粮油购销一般以粮油质量国家标准的中等品为计价基础,小麦以三等为中等品。等外级粮油一般不列入政策性粮油收购范围。

  “今年安徽部分小麦不完善率较高。省政府把今年地方储备粮的不完善粒标准放到15%,仍难以满足需求。省里又启动临时收储政策,把不完善粒放宽到了20%以内。”季一顺说,小麦省级临时收储范围为主产区的亳州、阜阳、宿州、蚌埠、六安、滁州、淮南、淮北等8市的重点县(市、区)。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仍严格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对不完善粒在10%和20%之间(含20%)、容重不低于710克(710克/升)的小麦,省级临时收储价为1.1元/斤。

  食品安全“新挑战”

  “国家对粮食标准也是随着这些年品种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的。对不适宜食用的粮食,但可以作为饲料等其他工业用途。”季一顺告诉记者,粮食部门对小麦的质量监管主要是严格遵循国家分级收购制度,把不符合标准的粮食挡在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库的大门之外。

  作为全省小麦质量的“总把关人”,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每年对全省小麦主产区的小麦质量进行调查和测评;在收购过程中实施全过程监管;对收库粮食进行验收;入库粮食的存放及安全等进行后续监管工作。从2006年起,他们增加了一项新职能,即对粮食食品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对每年入库的粮食进行三类指标抽查,具体包括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这三项指标的检测。

  “食品安全监管对我们来讲是一项新工作。在这方面,我们的人力、技术等力量还需加强。”季一顺坦言,他们中心编制不过十几个人,工作负荷较大。他说,如何把粮食质量监测的功能进一步发挥仍是值得深入的课题。比如说,在一些先进省份正在尝试把粮食品质测报的功能延伸。每年对优质品种粮食的品质测报数据与种植环节有效联系起来,指导农民种植。这样促使农民不仅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仍有难题需攻关

  在3000平方米的检测中心,记者看到设有物理、化学、紫外、液相、微生物等24个专业试验室,其中专用检测设备200多台(套)。

  “我们每年检测粮食样品1万多份。”季一顺介绍说,该中心具有粮食、油料及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豆制品等检测资格,是国家粮食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基地、是国家粮食标准委员会课题研究承担单位,也是安徽省内功能最为齐全的粮食专业检测机构。即便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与设备,但有些难题依然很难攻关。“最难的环节在于‘追溯’。”季一顺说:“主要是农民种出来的粮食从四面八方汇总到粮仓里,如果想辩认市场上的某小麦是出于哪个基地,目前还没有好的手段和技术。”

  据悉,自2003年至今,我国实现了粮食“十二连增”,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长期以来,我国注重粮食生产,不注重粮食的质量与安全,耕地质量更是整体下降。在生产过程中,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气、废渣、固体弃物等都对水源、空气、耕地造成污染,可能会转嫁到出产的粮食身上。因此,针对季一顺提到的“追溯”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日前联合发布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拟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粮食召回制度。

(杨丹丹)


作者:杨丹丹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jianxi3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