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老天有点怪,就是降水分配不公,广东中部地区几乎每日一雨,而且是大雨或暴雨,而湛江地区却遇上了十年一遇的大旱,全区一百七十万亩农田龟裂,水库山塘干枯,最严重为最南端的徐闻县。这个以地下水饮用为主的农业县,水稻田干裂宽度可以将拳头伸入裂口处,人工降雨及引水抗旱也起不了大作用。
今年,河北省录得了单日地温最高42℃的纪录,连交通警察的鞋底胶也融化,华北地区干旱处处。但是,在干旱之年,华北地区的农业却迎来了连续十四年的丰收,这是什么原因呢?全因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所致。一批农科人员深入田间,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终培育了一批抗旱高产的小麦品种,这几年“衡观35”、“石麦15”、“衡4444”、“沧麦6002”、“石麦22”相继问世。普通小麦需要灌漑三至四次,但节水高产小麦只需一至二次,每亩节水五十至一百立方米。
节水高产小麦是如何做到节水又高产呢?答案是“找水喝”,要“喝饱”水,根系是关键。普通小麦的根系纵深仅一米,主要吸收灌漑水,由于其扎根的土壤层面离地面较近,容易蒸发,为了保证产量,需要多次灌漑。而节水小麦根系比较发达,纵深达两米,“石麦22”号根系可达2.5米,可扎根含水量很高的土壤层面,吸收水源并向茎叶和籽粒运送水分,有源源不断的“水库”供给,节水小麦自然可以节省很多灌漑水。
我国的节水高产小麦育种方法及品种已达到国际的领先水平,培育出的节水高产品种,不仅能够确保均衡增产,而且解决了河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节水高产小麦河北全省、河南北部、山西及山东部分地区试种成功。
但愿高产节水小麦能够全面推广,让我国小麦生产再上一台阶。
(莫晩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