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这边的田里,是一指高的麦苗,而路那边的麦苗却只有一个硬币高。昨天,笔者在民天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看到这一幕。据介绍,受去年11月以来连续雨水天气影响,冬小麦播种推迟,播种面积和生长情况都受到影响。
“长得高的播种时间早。”民天合作社工作人员李天明介绍,这块田是西瓜田,西瓜到10月就罢市了,合作社就将其清理出来,播种了小麦,而长得矮的小麦都是在年底之前播种的,受雨水天气影响,晚稻收割推迟,之后又碰到大雪冰冻天气,小麦能长出来就不错了,“产量肯定会减少,关键就看后期的养护了。”
据了解,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只有2.1万亩左右,而往年正常情况下,小麦播种面积均在7万亩左右。“当时就提醒大户改种旱粮作物。”县农业局农作站站长曹建明说,农时耽误不得,去年年底的连续雨水和大雪天气,让冬种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当时就通过农民信箱等方式通知大户,加快田间清沟排水,及时让农田恢复干燥,然后种植豌豆和马铃薯等旱粮作物,挽回不能冬种的部分损失。
元宵佳节,雨水又下,让2.1万亩“发育较迟”的冬小麦又遭受了考验。“还是要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在民天合作社的麦田里,农作站工作人员王琼和李天明一起,查看起麦田的积水情况,由于前期高温,雨水暂时并未造成麦田积水,但王琼还是提醒李天明,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清沟排水的准备。
“另外还要增施磷钾肥。”王琼说,从这些天的走访来看,由于播种迟,我县大部分小麦生长情况不是非常好,需要施加肥料,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抗逆性,尽量保障小麦的产量。
(丁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