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据市植保站对菌源条件、小麦品种布局、生育期及近期天气趋势的综合分析,今年小麦赤霉病呈大流行趋势。近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提醒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及时用药,做好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全面夺取夏粮丰收。
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阶段,既是产量的重要形成期,又是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据市植保站站长李俊介绍,目前我市小麦长势良好,已有15%的大田抽穗扬花。根据监测,田间菌源充足,稻桩子囊壳枝平均带菌率为3.5%,带菌率与成熟度已满足大流行条件。全市大面积种植的扬麦16号,虽然是一个高产优质品种,但对赤霉病的抗性较差。
受去年秋播以来连续阴雨和极端低温天气的影响,我市小麦播种大面积大幅度推迟,生育进程晚,苗情长势不平衡。预计大面积上抽穗扬花初期(即赤霉病防治适期)为4月20日到25日,部分晚播小麦会推迟到4月底至5月初,抽穗扬花期比往年明显推迟,大大增加了感病几率。此外,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4月份雨量120mm至140mm,雨日14天,均比常年偏多,其中,4月中下旬将出现一段持续阴雨天气,月平均气温16℃~17℃,较常年偏高,小麦抽穗扬花期与暖雨日高度吻合,为小麦赤霉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赤霉病防治形势严峻。
市植保站提醒,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趋势,各地农户要牢固确立“立足预防,主动出击,两次用药,病虫兼治”的综合防治策略。要确保两次用药,第一次以小麦齐穗始花为标准,间隔5~7天用第二次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在防治技术上,应严格按照生育进程,扬花一块用药一块,确保适期用药,同时严格依据农业部门推荐的药种、药剂与药量,结合各地实际做到病虫兼治,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
(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