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玉米 > 行业分析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2009年国内玉米市场在“涨声”中稳步前行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0-1-5 9:34:11   来源:本网论坛   【

  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影响的逐渐散去,市场需求开始回暖,同时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以及09年我国玉米产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在2009年全年基本上保持着向上攀升的态势。尤其是09年新玉米上市后,各地市场价格逆势上行,并创下近年同期来的最高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一、09年新玉米上市前,在国家政策力挺下,南北玉米价格一路上行

  随着08年底国家对东北玉米临时收储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政策利好效应在产区逐渐显现,受此影响,东北玉米价格在09年初率先止跌反弹,并在此后的时间内持续保持强劲的势头;随着东北玉米价格的一路高歌猛进,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市场在09年4月初也终于一改颓废之势,局部出现反弹行情。此后,由于东北玉米多数被中储粮所掌握,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开始略显紧张,关内玉米因而逐渐打开进入销区市场的通道,其价格也持续上行;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则在产区采购成本不断高涨的背景下而水涨船高。虽然国家从7月21日开始进行了临时存储玉米的拍卖活动,但由于底价设置较合理,加上投放量控制得当,因此并未对市场价格产生打压的影响。

  二、2009年国内玉米因灾大幅减产,新粮上市后各地价格逆市上扬

  自今年我国北方产区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各地市场价格仅在新粮上市初期出现了一波极其短暂的回落行情,但这也仅是新陈玉米交替期间价格的合理回归,之后随着09年新产玉米的陆续上市,南北各地的玉米价格就一路快速逆势上扬,并创下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就市场情况分析,造成价格逆市上行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北方玉米生长期间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单产水平下降明显,后期整体供应量大幅减少;二是受减产与上一年度陈粮价格后期持续走高的影响,产区多数农户惜售心理十分强烈,由此引发大范围的惜售现象,进而导致上市量的不足;三是十一月上中旬期间,我国北方遭遇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造成农民售粮不便以及交通物流的不畅,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不足状况;四是国家在11月中旬出台了新年度的玉米收购政策,首次允许南方饲料企业参与收购并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无疑使各方主体对玉米后市价格持看好的态度。

  三、明年新粮上市前,国内玉米市场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东北地区部分农民惜售心理趋强,而当地深加工企业效益依然较明显,加上后期中央直属粮食企业和销区粮食企业将陆续进驻东北进行采购,因此:在春节之前,无论产区玉米价格涨跌与否,均是企业战略建仓之后的再一次良机,尤其在明年经济通胀预期之下,我国玉米价格将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

  综上所述,纵观2009全年,稳步上涨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主旋律,且预计随着后期产区市场多元化争粮的现象可能更加明显,南北产销区玉米价格或将进一步向上突破。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东北局部地区从农户手中的直接收购玉米的价格已向每斤0.8元靠拢,一旦东北三省一区的市场平均收购价格高于政策补贴上限,届时补贴的停止可能会影响到市场各方的采购积极性,并导致价格的振荡。(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含兰)

作者:含兰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粮信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