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产结果出来了,玉米亩产超过830公斤,比去年高了六七十公斤!”该团十二连卢金花难掩心中喜悦。10月14日,自家的130亩玉米就要大面积收割了,这几天,卢金花忙着找粮商和运粮车,一切就绪,只待收获。
俗话说,牛马年,好种田。“去年6月下旬玉米生长的关键期,一连下了十几天雨,肥没及时追上,导致产量大受影响。今年同期没有雨水,每公顷比去年多施100斤肥。”卢金花说,“先期雨水好,后期光照足,加上大型农机具的应用,今年预计净收入能达到6万元,比去年增收1.3万块钱。”
卢金花所说的大型农机具的应用,还得益于一膜双行技术的推广。该团农业科技术员王远利说:“今年该团一膜双行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800亩,大田玉米种植15600亩,成片的标准化农田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以前小农机每天只能收60亩,大农机则能达到200多亩,作业效率提高了3倍。此外,一膜双行技术适合密植,每亩比原来多种7500株,且利于保温,施肥保苗效果好,是近年促增产的重要措施。”
行走在广袤的“金土地”,蔚蓝的天空下,金色的稻浪一望无垠。喜讯也频频传来。该团十连的水稻种植户张涛底气很足:“今年已经收获的60亩水稻,预计每亩产量达550公斤,比去年多90公斤。
谈到今年增产的缘由,该团十四连连长王民升说出了三个“好”—天气好,技术好,政策好。“去年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遭遇持续低温,导致减产,今年的积温达到2650℃,高于2500℃的年份平均水平,十分利于水稻增产。在该团补助资金的支持下,该团还建起了9栋育秧大棚,育秧时间提前到4月5日,比原来早了10天,抢前抓早,积温有保障,为丰收打下了基础。”
(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