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玉米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新玉米作为饲料原料存在的问题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5-8-25 14:58:35   来源:龙昌动保   【

  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但新玉米在开始使用的一段时间常常碰到诸如畜禽拉稀、饲料报酬偏高等一些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又该怎么去解决呢?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新玉米在饲料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一、新玉米的品质

  1、玉米水分: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华北地区一般为15%-20%,在东北和内蒙地区一般为20%-30%。高水分会破坏日粮中维生素等活性成分、降低日粮中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打破日粮中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关系等,所以最好通过收购合格品质的玉米来解决,或根据水分差异的影响,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2、不完善粒:生霉粒是不完善粒的一种,多数养殖户认为玉米霉变只发生在玉米贮存过程中,但实际上玉米霉菌分为仓储霉菌和田间霉菌。谷物在采收前后约25%已受到霉菌的污染,霉菌的潜在性及霉菌毒素的存在给饲料品控提高了难度,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固然是个办法,但关键还是高度重视霉菌污染的问题,加大监控力度把生霉粒控制在1%范围内。不完善粒除了生霉粒,还包括热损伤粒、生芽、病斑、破损及虫蚀和杂质。烘干玉米的热损伤粒、破损粒应引起重视。新玉米本身的呼吸强度大,不完善粒的存在致使短期贮藏发热霉变风险依然很大,同时饲用价值降低,收购时应加强监控。

  3、产地的影响:不同产地的玉米质量如容重、营养值是有差异的,这可能和各地无霜期及生长期等自然气候的不同有关,因此不同产地的玉米使用应合理过渡。

  4、抗性淀粉: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储存一段时间(5-6周)含量逐渐降低。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率。不同饲料原料抗性淀粉含量存在差异。抗性淀粉作为一种新型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研究较多,由于不消化不吸收,不会给人体增加热量,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有利于减轻体重、促进脂肪氧化、增加脂肪排出。以上作用对人体减轻体重有益,但对于动物生产却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软便、饲料报酬高等症状。

  针对以上新玉米本身存在的这些因素,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可以使用合理配比的针对性强的复合酶制剂。。

  第二,适度陈化,时间需在一个月以上。

  第三,可通过与高品质陈玉米逐步混用过渡,过渡期半个月以上。

  第四,寻求玉米替代产品如小麦及其副产品、稻米、米糠、棕榈仁粕等,减少此阶段玉米的用量。

  (1)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在猪日粮中部分或全部代替玉米喂猪也能取得很好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小麦中非淀粉多糖消化率很低,需添加相应的酶制剂解决与改善;小麦中总的生物素含量比玉米高,但利用率较低,饲喂小麦日粮必须注意生物素的添加;小麦的色素含量仅为玉米的11%,所以需要考虑玉米蛋白粉、苜蓿草粉、着色剂等的合适搭配合使用。

  (2)棕榈仁粕因粗脂肪含量高,通常将其归为能量饲料使用,可按1:1替代玉米或麸皮。棕榈仁粕在肉雏鸡料和成年肉鸡料中添加时不会产生有害影响,而且采食量通常高于饲喂玉米基础日粮的鸡的采食量。但棕榈仁粕中非淀粉多糖78%是直链甘露聚糖,精氨酸与赖氨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较高,大量使用时要配合甘露聚糖酶等酶制剂使用,同时添加赖氨酸,效果才更保证,同时棕榈粕对制粒产能存在不利作用,对环模磨损也较大,要从生产实际考虑适宜替代量。

  二、养殖场生物环境变化

  玉米的整体收割,使老鼠、蚊蝇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受到影响,此时养殖场中的老鼠、蚊蝇数量比平时多数倍或数十倍,这也许成为这个阶段很多养殖场畜群或禽群不稳定的一个重要诱因。

  老鼠、蚊蝇是很多疾病的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引发或传播猪的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禽的白冠病、沙门氏菌病等。疾病的发生、隐形感染或群体的亚健康状态无疑会影响饲料效果的发挥,加之老鼠繁殖能力强、周期短,对饲料的消耗量也是非常之大,最终影响饲料报酬。因此改善措施务必做好灭鼠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全场统一行动。同时清理场区杂物杂草、搞好环境卫生,使蚊蝇失去滋生繁殖条件。

  三、养殖环境变化

  秋末冬初气温昼夜波动大、气候干燥、湿度变小。数据显示猪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升高25%-30%,禽舍温差超过3-5℃时,激发呼吸道。因此必须配合此阶段的特殊气候条件加强舍内小环境的调整与改善,注意温湿度等调控,同时结合气温降低时畜禽能量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配方,保证营养供应及畜禽对营养需要的动态平衡,减少问题的出现和对畜禽的影响。

  四、饲料加工工艺

  玉米糊化温度为64-72℃,95℃以内糊化度随温度提升而改善。糊化后的淀粉可消化性增加,动物日增重、饲料效率、下痢头次数等均随玉米淀粉糊化度的提高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

  新玉米由于水分高,在饲料调质时添加蒸汽困难,物料吸收的蒸汽量少,糊化度不高。秋末冬初气温偏低,调质温度调质时间如果偏低过短,糊化效果会更差,势必直接会影响饲喂效果。对微细玉米粉淀粉糊化度研究结果表明,粒度越细,颗粒的糊化温度越低,糊化结束的温度也越低。随着粒度的降低,玉米粉表面趋于粗糙,颗粒形态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增加,糊化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从加工工艺上来讲,降低玉米粉碎粒度、提高调质温度、延长调质时间等措施将有助于淀粉的糊化,提高其消化利用率,减少不利影响。

(龙昌动保)


作者:龙昌动保    来源:龙昌动保     编辑:jianxi3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