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份后,又到了玉米大量上市的时间,按往年经验,这也是一年中玉米价格下跌幅度最大的阶段。往年因为有政策托底,农户不用担心售粮问题,收入也有保障,但今年国家取消了已经执行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失去临储政策支撑后,玉米现货价格下跌的趋势不可阻挡。
东北产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同比大幅下降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了临储政策托底,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开秤价格较往年大幅下跌。据市场统计,目前中粮生化(龙江)公司14%水分新玉米挂牌收购价1400元/吨,同比去年下跌400元/吨;嘉吉生化14%水分新玉米挂牌收购价1450元/吨,同比去年下跌400元/吨;吉林燃料乙醇14%水分新玉米挂牌收购价1430元/吨,同比去年下跌450元/吨。目前,东北产区玉米大范围收割工作全面铺开,新季玉米上市数量接下来将继续增加,受此影响,要谨防后期玉米价格继续下跌风险。此外,市场反应辽西地区新季玉米霉变偏高,需关注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华北玉米上涨“昙花一现”价格继续下探
9月下旬,华北产区玉米领跌全国,部分地区最高跌幅达400-600元/吨,价格跌幅过大,导致农户和贸易商产生了惜售情绪,再加上国庆期间,华北地区阴雨天气居多,玉米上量有限,间接影响企业玉米到厂量,企业多低库存运转,不得不提价收购玉米。
节日期间,玉米现货主流报价重新回到1700元/吨水平。节日过后,天气转晴,玉米上量将陆续回升,华北玉米将重回下跌通道。截至10月10日,山东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14%水分玉米进厂价1500-1580元/吨,较上周末下降10-40元/吨;德州地区收购价为1570元/吨,较上周末下降10-20元/吨;河北秦皇岛地区1590-1600元/吨,较上周末下降30元/吨。
港口玉米到货增加,下行趋势难改
目前北方已经收获玉米的农户正在积极售粮,其屯粮意愿较往年较低,因玉米价格正处于下跌趋势中,外加种粮有贷款,积极售粮拿到货款,减缓还款压力。此外,以往贸易中间商从农户手中收购粮食后,都是送往临储库点,今年取消临储政策后,新收的玉米只能送往港口,压制港口玉米价格。市场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目前北方港口新玉米集港平均价格为1620-1650元/吨,较节前下跌50-70元/吨;广东港口玉米报价较杂乱,新玉米报价集中在1850-1900元/吨之间,集装箱玉米报价略高,整体较节前下行50-100元/吨不等。后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综上所述,目前正处于国内玉米大量上市时期,因失去临储支撑,市场正处于寻底过程,玉米现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为必然事件,任何区域性、阶段性反弹行情都难以持久。持粮在手的农户和贸易商需要做的就是,紧跟市场节奏,把握阶段性行情,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找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