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贸易战“枪声”响起 食用豆市场“乏力”

2018-07-11 16:19:39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粮油市场报编辑:xwbj1
分享到: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方承诺不打第一枪,但为了扞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被迫作出必要反击,当日12点01分,反击触发。

  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初,农产品中的大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需求大国,国家已经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前两周曾一度被看好的连盘期货豆二合约,在贸易战打响当日出现明显下跌。国储陈豆多次拍卖,其成交预期改变,对现货市场明显失去推动作用。
  食用大豆需求短期内依然乏力,各产区原料充足,行情“乱”中走低,但目前价格已经接近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沿淮大豆与东北大豆价格出现反差,市场明显倾向于选择沿淮豆。
  近期,沿淮各地蛋白豆源价格已经进入最低值,而企业却依然观望。若7月底前企业不入市采购,随着时间推移,各类需求主体库存下降,加之养殖业复苏,或与油企形成“争食”,届时除质量不如现在外,其价格也有可能上调。
  贸易战对豆市短期影响较弱
  贸易战的“枪声”并没有给国内豆市带来骚动,国储陈豆持续拍卖,成交结果充分体现了市场供求的稳定。国内各港口上月结转库存没有下降趋势,但随着对进口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的正式实施,进口成本大幅增加,将导致国内大豆买家放弃对美豆的采购,从而使大豆到港总量下降。
  7月起进口大豆到港量或呈下降趋势,但往月仍有结转库存,在近期养殖业复苏缓慢的状态下,不至于出现原料供应短缺;而油脂类产品在国内替代增加后,对大豆的需求明显减少,三季度食用大豆需求同样将在低消耗状态下运行。
  由于国内各产区现货行情已接近进口大豆价格,采购主体入市积极性依然较低,即便是8月港口库存下降,之后会有其他零关税供应国少量补充,国内现货市场大涨的几率仍较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鉴于国内现行大豆价格与港口进口豆价接近的现状,国产豆已失去非转基因的价值,特别是关内产区在没有种植补贴和现行价格已与生产成本接近“倒挂”后,种植面积下降,今年四季度价格有望出现调整。三季度依然低而不稳,不过不会有较大波幅,建议国内经销商短期内尽可能释放库存。虽然后市有向好迹象,但涨幅不会太大,其库存费用和损耗将会被冲抵。
  沿淮优质豆渐少  二级成主流
  由于沿淮产区大豆行情大幅走低,其流入市场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东北,市场的倾向性选择,让沿淮各地优质豆源分流加快,播后剩余的种源已接近尾声,本周收购量将日渐下降,许多二级豆源在价格大幅走低后,将成为近期食品市场的供应主流。
  各地优质豆源价格已无明显变化。装车价3900~4000元/吨的抛筛豆明显趋稳,而4100~4160元/吨的比重筛货源出货加快,各地优质货源大幅减少,已没有太多库存。本周起,二级豆源供应将成主流,由于其价格多在3700~3900元/吨之间,进入市场后,加工制品质量不受影响,且大幅低于东北豆现行价格,北上南下均可流通。
  目前,产区的压力集中体现在三级豆源,这类货源在蛋白企业停购后去向不明,但其价格明显优于东北拍卖豆行情,加之蛋白含量超越东北豆,同时,运输费用较低,入厂价格按3700元/吨计算,企业加工利润仍较丰厚。
  在优质豆源价格大幅回落后,持有这类货源的商户已无力支撑,挺价信心丧失,与二级豆现行价格相比,产区散装蛋白豆价格应在3300~3400元/吨范围内,除去运费和折扣等,入厂价在3700元/吨是合理价点。此价与港口进口分销豆价格已经接近,而且蛋白豆入厂价走到这样的低点,已经是连续多年没有的现象,一旦港口大豆持仓量下降,油企或在养殖需求拉动下入市,建议蛋白企业不要在“争食”显现后再介入。
  东北产区后市看好心理渐弱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曾让东北贸易商滋生了对豆市看好的心理,加之前期连盘期货豆二合约持续上行,许多经营主体已忽略国储拍卖给市场带来的负面效应。直至7月6日,中美贸易战真正打响,大连期货豆二合约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期价下跌令东北产区贸易商不再纠结,调整了对后市看好的心理。许多持有较多豆源的商户,纷纷放弃赌市,寻求释放途径。
  上周末,各地大豆现货收购热情明显下降,去库存心理加剧,许多混收豆源蛋白含量在40%以下的,产地装车报价在3460~3500元/吨之间,塔选商品豆4.0~5.0规格的装车价3500~3600元/吨,6.8长孔或7.0规格的大粒豆装车价3760~3840元/吨,部分优质高蛋白品种在3800~3900元/吨之间。
  国储拍卖豆源向食品市场流入甚微,因其质量难与现货相比拟,且没有太多价格优势,市场对其接受度大幅低于预期。从总体情况观察,东北豆市的现状短期很难改变。中长期看,虽有向好迹象,但政策市和气候等内外因素作用依然存在,建议贸易商不要过分看好后市,尽量释放库存,减缓后市压力。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贸易战“枪声”响起 食用豆市场“乏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