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黑龙江省粳稻收割进度加快,基层购销较前期活跃。新季长粒粳稻价格随着品质提升,市场收购价小幅上调;新季圆粒稻较长粒稻收获时间偏晚一周左右,目前水分仍然较高,加上今年最低收购价下调影响,部分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格出现小幅下行。随着新稻上市量增加,市场新粮供应充足,虽然临储粳稻仍在投放,但已经连续多周流拍,采购重心逐渐转向新粮。尽管新稻已经大面积收获上市,但受水分和质量影响,收购价格波动较大,乱价现象较为严重,主流价格有待形成。目前,除少数仍有拍卖粮库存的企业外,大部分米厂开始加工新粮,新米进入销售环节,在经历了双节集中备货的采购高潮后,销区终端消费需求始终不旺,新米价格上行乏力。
哈尔滨方正秋然米业2018年产新季长粒粳稻(水分14.5%)收购价格3000元/吨,较上周上涨180元/吨;新季长粒粳米出厂价4800元/吨,较上周持平。
齐齐哈尔甘南双河米业2018年产新季长粒粳稻(水分15%)收购价格3000元/吨,较上周上涨80元/吨;新季长粒粳米出厂价4600元/吨,较上周持平;新季圆粒粳稻(水分14%)收购价格260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新季圆粒粳米出厂价3940元/吨,较上周持平。
牡丹江宁安万佳米业2018年产新季长粒粳稻(水分15%)收购价格31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新季长粒粳米出厂价45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垦区北大荒米业新季圆粒粳稻(水分17%)收购价格252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新季圆粒粳米出厂价4400元/吨,较上周上涨300元/吨。
国内市场行情:
粳稻方面,东北产区新季粳稻陆续收割,基层购销加快。但随着上市量增加,市场价格参差不齐,乱价现象比较严重。
新稻收购进度加快后,东北地区米厂开机情况有所好转,除个别企业仍有陈粮库存外,多以加工新稻为主。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本周东北地区典型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为35%,较上周上涨了4个百分点。籼稻方面,南方产区中籼稻大量上市,但价格持续低位徘徊,自9月中下旬以来,米企中籼稻挂牌收购价均低于最低收购价。10月16日,国家率先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启动2018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未来新季中籼稻市场收购价将逐渐向托市价靠拢。
湖北江陵优质中籼稻(水分15%、出米率68%)收购价格2360元/吨,较上周持平;普通中籼米出厂报价4040元/吨,较上周持平。
湖南益阳宏通2018年产早籼稻(水分14%,出米率66%)收购价格2240元/吨,较上周持平;早籼米出厂报价3120元/吨,较上周持平下跌80元/吨。
江苏宿迁沭阳粳稻(水分17%、出米率70%)收购价2580元/吨。
安徽天长优质晚籼稻(水分15%,出米率66-68%)收购价2520元/吨;优质晚籼米出厂报价4000元/吨。
销区市场黑龙江粳米行情:
销区市场在10月初迎来短暂的备货高潮后,需求已经恢复平淡。黑龙江新季粳稻集中收割上市,新米出厂价在成本和需求的双重作用下稳中偏弱运行,销区贸易商采购较为谨慎,多以销售前期备库的货源为主,价格较为平稳。杭州市场黑龙江产标一圆粒粳米批发价5060元/吨,较上周持平;福州批发价5020元/吨,较上周持平;北京批发价4820元/吨,较上周持平。
后期走势分析:
东北产区新季粳稻大面积收获上市,优质长粒粳稻价格整体稳中趋强,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圆粒粳稻市场收购价持续偏低,中储粮黑龙江肇东、双鸭山、鹤岗直属库已于近日开始挂牌收购,或将支撑后市行情价格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