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食用油:48963353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jrs直播网电脑版>正文

2018年种水稻的人都蒙了!

2018-11-02 08:34:28来源:水稻种植交流网作者:水稻种植交流网编辑:xwbj1
分享到:

  

  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已经公布,是三年来下调幅度最大的一年,这让很多稻农朋友朋友都蒙了。大家都知道要调价,但是没想到会调减这么多,最近在传的补贴金额如果是真的,那稻农就真的蒙圈了!那咱们稻农种稻会不会亏本?
  就这个问题,人民日报做出回应: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促进减存量、抑增量;粮价由“托市”变“托底”,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保障种粮不亏本
  至于为什么调价,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政策上,粮食最低收购价自2004年实施以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而且收购价格都以托市价格为主,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这也造成国内外粮价倒挂,库存大、进口大的问题,下游加工产业举步维艰。企业没账算,农民难增收,这样靠政策托起来的价格对企业和农民都没好处,注定不可持续。
  市场上,现在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得放心,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粮食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而粮价、补贴接近“天花板”,资源环境又遇“紧箍咒”,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
  所以说,这次下调保护价的目的是减存量、抑增量,让粮价逐步回归市场。同时,粮价由“托市价”变“托底价”,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保障种粮不亏本。
  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托底价”不是市场价,毕竟眼下市场上有优质稻谷价格坚挺,这也就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稻谷市场质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未来想要赚钱,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
  也有一些稻农朋友会问,这么大幅度的下调保护价就不怕“谷贱伤农”?从玉米的这两年的供给侧改革来看,大家可以放心。现在的玉米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不止农民的收益稳了,加工企业也活过来了。
  所以说,这次稻谷调价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这既是一场全方位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既要考虑量的平衡,也要实现质的提升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那么,结构怎么调?
  第一点肯定是保证农民增收。
  改革成不成功,不仅要看供给体系是否得到了优化,关键是看农民是不是得到了实惠,这是根本目标。所以说改革一定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逐步实现市场定价,要防止粮食价格大幅变动,特别是大幅度下降。一定要稳住农民收入,确保不发生“卖粮难”,不让老百姓吃亏。
  第二点,就是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多点少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新时代保护粮食产能,要加快推进向提质导向转变,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点,就是坚持市场化方向。
  调优结构,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拓展高端供给。进一步完善政策的精准性,以优粮优价导向,引导农民盯着市场种、跟着需求走,产得优、卖得好,让种粮成为有赚头的产业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2018年种水稻的人都蒙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