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4-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情况 |
||||||
单位:每50公斤、中等、元;幅度:%。 |
||||||
年份 |
早籼稻 |
中晚籼稻 |
粳稻 |
|||
价格 |
幅度 |
价格 |
幅度 |
价格 |
幅度 |
|
2004 |
70 |
|
72 |
|
75 |
|
2005 |
70 |
|
72 |
|
75 |
|
2006 |
70 |
|
72 |
|
75 |
|
2007 |
70 |
|
72 |
|
75 |
|
2008 |
77 |
10 |
79 |
9.72 |
82 |
9.33 |
2009 |
90 |
16.88 |
92 |
16.46 |
95 |
15.85 |
2010 |
93 |
3.33 |
97 |
5.43 |
105 |
10.53 |
2011 |
102 |
9.68 |
107 |
10.31 |
128 |
21.9 |
2012 |
120 |
17.65 |
125 |
16.82 |
140 |
9.38 |
2013 |
132 |
10 |
135 |
8 |
150 |
7.1 |
元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提高201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3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百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提价幅度分别为10%、8%和7.1%。
在稻谷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家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信息,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自2011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全面下跌。作为主粮的稻谷,更是一蹶不振。2012年稻谷的开秤价格,比2011年同期下跌近10%。
国内稻谷市场价格的急剧下跌,既有我国粮食连续九年丰收的物质基础,更有国际市场对国内的影响。突出表现是国外廉价、大批量大米进入我国市场。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加3.1倍,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这其中还不包括数量较为庞大的走私大米。
正因为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大米不仅占据我国南方市场,而且还以低于20%左右的价格迅速进入并冲击内地中低端大米市场,导致国内稻米市场价格萎靡不振 ,即使到旺季也看不到什么希望,以至于国家不得不在南方和北方的部分地方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
低迷的市场价格让种粮农民大失所望,卖粮的积极性受挫。据统计,截至1月15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8483.4万吨,同比减少212.3万吨。分品种看: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3967.5万吨,同比减少475.5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购玉米4260.9万吨,同比增加367.8万吨;黑龙江、吉林等6个主产区收购大豆255万吨,同比减少104.6万吨。社会收购数量的减少,可见农民的惜售程度。
种粮成本的上升与卖粮收入的下降形成巨大反差,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可想而知。据有关部门此前预测,在粮价持续低迷下,新的一年粮食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家较大幅度的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恰似一缕清风吹拂大地,农民的预期心理得到初步抚慰。
分析2013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早稻的提价幅度不如2009年和2012年,中晚籼稻不如2009年2011年、2012年,粳稻是2008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但是,从绝对值上看,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略高于当前市场价格,粳稻与市场价格接近。从市场预测来看,由于种植的区域和产量限制以及消费的特殊需求,早稻价格将来上升的幅度可能在最低收购价之上,中晚籼稻、粳稻将在最低收购价上下波动。如果国家仍然继续大量进口中低端国外大米,今年稻米市场将很难提振。
(龚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