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品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美国谷物作家协会对稻谷的陈化做了定义: 稻谷储藏作为从收割到消费之间一个必需的过程,其所储藏的时间和所储藏的环境,通常是不可预知的。稻谷在储藏期间会发生品质下降的现象,它的物理、化学特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叫陈化,这种变化的过程叫陈化作用。稻谷在储藏期间,质量指标、品质指标、新鲜度指标等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质量指标包括岀糙率和整精米率;品质指标包括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新鲜度指标包括发芽率、α-淀粉酶等。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且习惯于储藏稻谷。在稻谷储藏过程中,它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活体,要进行不可避免地缓慢的新陈代谢,同时还受储藏条件及微生物的影响,势必稻谷内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继而品质发生劣变,甚至使其食用价值丧失。因此稻谷的安全储藏,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市场和确保粮食安全有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影响粮食储藏的因素很多,粮食本身的品质、水分含量的高低、储藏环境的温度、湿度、保管粮食的仓房条件等,特别是稻谷本身的水分和湿度,对稻谷的品质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
稻谷中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都必须有水的参与。含水量高的稻谷呼吸旺盛,生理生化反应迅速。同时附着稻谷的微生物也迅速繁殖促进稻谷陈化加速。稻谷在高温高水分的储藏条件下,其品质劣变的速度更快。因为水分和温度促进脂肪酸酸败、蛋白质和淀粉变性。同时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稻谷的水分含量。按照平衡水分理论,当其周围的环境湿度较高时,就会吸收水分,使稻谷的水分增高。反之,则会失去水分。
在粮油储藏学中,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使粮食出于安全储藏状态所对应的水分数值,称作粮食的“安全水分”。具体而言,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对于能够让粮食保持稳定状态的水分存在的一个安全值,称粮食的相对安全水分。对粮食储藏安全水分而言,无疑是最可靠、最重要的水分界限。在原商业部 1987
年 10 月颁布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特别提出“按含水量划分储粮等级,针对不同粮食种类,将其能够顺利过夏安全储藏的水分值,为当地该粮食的安全水分控制指标,并成为核心内容,作为本地执行此规范时补充规定,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国内粮食产业特别是收储环节,缺少相关的检测仪器,在收储过程中凭借感官判断水分含量,难以有效监控收储粮食质量。为了粮食仓储单位能够方便快捷的检测稻谷的含水量,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D+快检平台,其主打产品台式、便携式、在线式的近红外光谱仪可以分别满足用户现场收购、粮仓远程监测等多种场景需求,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