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源 · 手机版APP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Q群:大豆:52200431 玉米:60102854 食用油:48963353
 会员账号: 密   码:     新用户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粮油信息网首页 > 粮油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要向中国粮油信息网投稿    


2013四川农业读数:粮食“七连增”
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3-12-18 11:49:16   来源:本网论坛   【

    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77.4亿斤,增产14.4亿斤,增长2.2%,改革开放35年来首次实现粮食"七连增"。

    12月14日,《四川日报》头版头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息。

    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用红笔勾出了几个重点:"‘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被置为明年全国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首,这一点对四川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四川不仅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每年,我省在满足口粮自给的前提下,还要向周边省份调出约30亿斤的粮食,此外,通过川猪、川酒转化"间接调出"的粮食数量仍不可小觑。

    值得欣慰的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四川粮食顺利实现"七连增".

    在"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自然条件下,在"人在山上走,水在脚下流"的地理条件下,在"人均两三分、户均三四亩、分成七八块"的耕地现状下,在农村"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现象突出的背景下,我省是如何实现粮食"七连增"的?在"六连增"的高位上,四川粮食生产又是如何实现"撑杆一跳"的?

    政策之变激发农民种粮信心

    26.8万元:这是今年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朝阳村种粮大户卢建文拿到的种粮补贴。"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种粮食也有劲,我今年一口气就种了将近3000亩!"卢建文说。"粮食生产稳不稳,要看种粮农民的信心稳不稳。近年来,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今年我省的情况尤为不同。"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表示。

    在补贴力度上,今年我省有三大创新:首次对种粮大户实行分档补贴;首次对五大经营主体给出划分条件,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补贴范围;首次分区域划分补贴门槛,非平原区相应降低补贴准入门槛。

    如此一来,之前对种粮大户30亩以上、每亩补贴20元的标准相应提高到了种植500亩以上(含500亩)的种粮大户每亩最高可获得100元补贴。

    在补贴方式上,我省也勇于试水:在全国率先启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完善试点,在全省不同区域选择了12个县(市、区),按照"‘有种有补,无种不补’、‘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直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这是对现行补贴制度的校正,提高了政策补贴的瞄准水平和激励效率。"一业内人士如是说。据统计,今年我省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资金达到4090万元,比上年增加一倍多。"原来的补贴只认地的主人,种粮的拿不到钱,不种粮的还得钱,我们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也不大,现在的政策才是合理的!"卢建文说。

    政策的导向增加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今年的补贴资金一共是4000多万元,共涉及农户83万多户。"在省农业厅粮油处,一负责人给出了这样一张表格,从2000年我省开始实施种粮大户补贴政策以来,种粮大户数量和补贴资金都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增长:2012年同比分别增长27.9%、50.1%;2013年同比金额分别增长了20.7%、273%.

    模式之变站稳粮油生产"平衡木"

    提及四川农业,总有两个坎迈不过:人均耕地少、自然灾害频发。

    但这两个"坎"在隆昌县圣灯镇村民刘长卿看来,早已不是问题。

    "农民都惜地,不过如果汗珠子摔八瓣也从地里刨不出东西来,也就没啥念头了。"刘长卿说,以往这个时候他家的田都是冬囤水田,大片水田被围了起来"晒太阳",如今,这里却成了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满眼望去一片葱绿。

    刘长卿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水稻收600公斤,产值2000元;种一季韩国萝卜,产10000斤,产值6000多元;种一季辣椒,亩产4000斤,产值8000元,合计一算,一亩田轻轻松松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

    "你说现在搞农业有没有盼头?"刘长卿说,今年他承包了30多亩地,"一年下来比打工强多了!"

    刘长卿的变化,映射出的是全省农业生产的一个变化。

    长久以来,四川农业都以精耕细作着称,全省近六成的丘陵地区复种指数为300%,相当于一亩田种出三亩的粮经作物!但在"巴掌大"的地上,如何才能规避经济作物和粮食"按下葫芦起来瓢"?如何才能让农民从地里刨出收益?

    在这样一个"平衡木"上,四川用智慧实现了突破:开创性地提出了"千斤粮万元钱"模式。

    这一模式的显性作用是实现了"钱粮双收",隐性意义则在于:通过水旱轮作,不仅减少了病虫害,还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模式为突破口,四川现代农业生产呈现出崭新的格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四轮驱动",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据测算,今年全省新建万亩亿元示范区285个,粮经复合产业基地340万亩,预计全省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可达3800亿元,助农增收100元以上。

    专家声音

    郭晓鸣(省社科院副院长):

    粮食"七连增"的确该载入史册,但比这个意义更重大的有两点——

    一是,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依然能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无异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吃了一颗"定心丸";

    二是,在粮食生产上已经看到了迈向现代农业的一些积极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粮食长期不变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传统种粮农民向职业经理人转变;单家独户的农业生产服务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转变,这些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变化,以往只能在经济作物上看到,但今年以来,在粮食生产上,这些变化也越来越凸显。通过这些,我们看到的是粮食稳产增产的希望,看到的是四川现代农业平衡发展的态势。

(元瑶)


作者:元瑶    来源:本网论坛     编辑:丁宁    讨论:[粮油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网站简介 | 服务介绍 | 服务协议 | 广告服务 | 投稿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友情链接 | 手机客户端 | Sitemap | 联系我们
客服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版权所有 © 2002 - 2018 中国粮油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1
腾讯QQ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中国粮油信息网.com 中国粮油信息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
二维码订阅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