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临川区秋溪镇李家村村民正在全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新修的农田水利纵横交错,水泥浇筑的新水渠直通田头,破旧的水堤、渠坝也全部修好了。见此情景,农户李德如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早晚稻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两成多,赢来了一个丰收年,这多亏政府兴修了各种水利设施。”
抚州是全省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历来重视粮食生产,但抚州多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耕地仍属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做好水资源利用这篇大文章,大搞水利设施、搞大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了抚州人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
两年来,抚州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在资金安排上连续、大幅度向农田水利建设倾斜,重点建设了唱凯堤、中洲堤除险加固和廖坊水库枢纽两大工程。去年全市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0多亿元,启动实施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镇防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千吨万人”农饮项目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今冬明春,我市继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全市上下掀起兴修水利热潮,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8292亿元,用于改善灌溉面积18.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6.3万亩;修复水毁工程151处,疏浚河道187.09公里,水库除险加固199座,还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管护,一批农业灌排工程的“卡脖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临川、资溪等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已完成投资数亿元,确保了农业用水需要,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悉,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14.14万亩,总产高达289.24万吨,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一连增”。
(抚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