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市粮食局积极提升粮食质量检测能力,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昨天上午,在位于丁卯片区的市粮油质量检测所的一间检测室内,摆放了多台大大小小的检测设备,3名检测员正在进行检测工作。寂静的实验室里没有人讲话,能听见的,只有那电流的“嗡嗡”声。检验员夏宝林正在提取样品,准备送入微波消解仪中进行处理。夏宝林向记者介绍,他正在做重金属的前处理过程,内容就是将稻谷的一些有机成分进行一个去除,然后再上机进行检测,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要看稻谷里面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标准,如果没有超过,那就是安全的。
“今年截至目前,我所共计完成了检测样品755份,主要检测的项目包括了常规的质量安全指标,另外重点检测了重金属、农药残留量及真菌毒素含量等各项涉及粮食质量安全的指标。”市粮油质量检测所所长孙伟介绍,作为我市重要的粮油检测机构,市粮油质量检测所主要承担着原粮卫生检测、市级储备粮质量安全检测、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和放心粮油产品验收检测等四项任务,检测的对象包括原粮、油料油脂、饲料等四大类80个产品。
记者从市粮食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粮食部门主动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强化粮油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制度,在全市建立农户测报点75个,从源头上摸清粮食生产和质量卫生指标状况;开展入库粮食质量抽检、粮油市场质量检查,全市通过省级资质认定的粮油检测机构3家,其中2家获得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授牌,为保证粮油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2015年,市粮食部门对县(市)级储备粮32份样品进行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检测;开展入库粮食质量抽检,对399份样品进行原粮卫生指标检测,在句容郭庄粮食储备库试点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运行。建立粮食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超标粮食的管控,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到2020年,将新建和充实提高4个辖市区粮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提升全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水平。
(周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