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消息:今年印度政府将首次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油籽和杂豆,以提高国内产量,减少供应缺口。国内供应短缺已经导致印度每年的进口开支激增至120亿美元。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消费国。
印度高层官员称,莫迪总理希望印度五年内实现食用油生产自给自足,向农户提供价格支持和保障收购是实现该目标的最好方式。莫迪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过去二十年里印度的植物油消费增长三倍,而产量增幅不足三分之一,这导致印度食用油进口量增长12倍,达到1440万吨。
莫迪总理周日在一次广播讲话里指出印度杂豆和油籽供应缺口巨大。他希望农户今年种植更多的油籽和杂豆作物,因为贫困家庭需要杂豆,需要植物油来炒菜。
印度政府目前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小麦和大米。国有食品公司通过最低支持价格项目收购了庞大的大米和小麦,库存规模高达确保供应安全所需水平的两倍。批评人士称政府收购造成生产过剩。世贸组织的一些成员国指责印度补贴粮食生产,扰乱国际贸易。
但是印度的油籽和杂豆产量低于需求,迫使印度每年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价值100亿美元的植物油,还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缅甸进口价值20亿美元的杂豆。食用油是印度第三大进口产品,仅次于原油和黄金。
一位行业人士称,大米和小麦是印度实施的两个成功案例——政府通过提高收购价格以及保障收购,达到鼓励农户提高产量的目标。目前印度决定对油籽和杂豆也实施这样的政策。印度国有食品公司将从10月份开始收购(油籽和豆类)。
由于小麦歉收,印度60年代末开始实施小麦价格支持项目,之后不久实施大米价格支持项目,此后印度成为全球头号大米出口国,也是稳定的小麦出口国。印度政府宣布了25种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但是过去十年里小麦和大米的收购价格相对于其他农作物上调。此外,印度国有食品公司只收购大米和小麦。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过于依赖低蛋白谷物,加上杂豆等丰富食品供应短缺,每年约有130万儿童死于营养不良。
印度食品部长Ram Vilas Paswan称,我们想优先确保大米和小麦等主粮的供应,因为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负担不起基础食品的进口花销。全球杂豆和油籽供应过剩,但是对于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来说,全球大米和小麦供应并不充足。实现了大米和小麦生产自给自足后,我们可以关注营养不良。研究机构称,印度每年支出200亿美元向贫困家庭供应低廉的大米和小麦,但是15%的印度人仍面临饥饿,因为多过一半的补贴食品被盗,然后在黑市销售。农业政策专家Tajinder Narang称,如果印度国有食品公司开始收购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销售的油籽和杂豆作物,偷窃行为可能会增加。他怀疑这项政策能否成功,因为印度国有食品公司没有处理杂豆和油籽的经验。
(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