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1.南非对中国进口钢铁产品发起调查 5月26日,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就钢铁产能问题接受南非独立传媒集团采访,剖析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介绍中国积极推进钢铁“去产能”的政策举措,呼吁中南两国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钢铁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参与伊朗油田开发 中石油总裁称长期油价将上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报告中称,由于油价下跌促使能源企业削减勘探预算,2015年发现的石油储量降至1952年以来最低,这为未来供不应求埋下伏笔。
3.国际油价近七个月来首破50美元 受短期利好影响,国际油价26日上涨突破每桶50美元,为近7个月来首次。但随着沙特可能增产和全球供需关系失衡,专家预计油价走势仍将承压。
4.探寻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始与破灭 广场协议后宽松开启,资产泡沫滋生。1985年美国与日本等国签订“广场协议”,日元步入升值,为了防范“日元升值萧条”和扩大内需,1986年1月-1987年2月日本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将基准贴现率从5%降至2.5%的超低水平。大幅降息开启日本新一轮的宽松周期,流动性暴增,流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催生资产价格泡沫。
5.沙特究竟能产多少油? 据CNNMoney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沙特一直强调,自己有足够多的“弹药”,如果想要通过生产更多原油来压垮全球油市,那么就能做到。
国内要闻:
1.财政部:我国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从七方面规范管理 据财政部网站5月26日消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政府债务问题答记者问。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总体有所下降,局部地区债务风险有所上升;地方政府违法或变相举债担保仍有发生;不规范的PPP模式等。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督促地方和相关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李克强:中方愿同印度开展产能铁路等合作 李克强表示,中印同为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彼此发展互为机遇。习近平主席同你成功互访,有力推动了两国关系发展。中方愿同印方保持高层交往,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妥善处理分歧,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使中印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亚洲的繁荣进步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3.习近平:把政策转化为行动 闯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老工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闯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
4.跨境电商新政明确将设一年过渡期 财政部网站25日晚间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含第二批,下同)中规定的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日前已通知实施。财政部关税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
5.18省2015年平均工资出炉 仅三省超全国平均水平(表) 近日,全国多省份的2015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5月25日,全国至少已经有18个省份公布了2015年的平均工资。浙江省在已出省份中平均工资最高,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达到66668元。
(本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