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采访粮食进口企业以及相关业内人士了解到,当前我国粮食进口量维持在高位,且在粮食进口中话语权缺失、行业协会组织较为松散等问题值得警惕。
进口冲击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处于历史最高位,但粮食进口仍大量增长,低价“洋粮”冲击国内市场。
走进香驰控股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时,不远处6个巨大的储粮罐高耸矗立,特别惹眼。刚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经卡车卸下后,再由传送带缓缓输入粮仓中。
香驰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介绍,企业年加工大豆300万吨,今年1~9月进口大豆195万吨,预计全年进口大豆260万吨,贸易额12.6亿美元。“去年进口大豆249万吨,应该说这几年的进口量是每年都在递增的。”价格方面,张鹏表示,目前国内外大豆差价为800~1000元/吨。今年4~8月份,美国大豆价格从850美分/蒲式耳涨到1180美分 /蒲式耳。涨价原因有三:一是中国需求强劲,二是国外大豆减产,三是金融机构炒作。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中大豆进口加工量最大的,董事长舒忠峰表示,公司2012年到2016年大豆进口量都呈现递增趋势。2012~2015年,这4年的进口数量分别是354万吨、405万吨、525万吨、579万吨,2016年截止到现在已经进口超过了688万吨。
济南海关统合统计处统计分析科科长刘赛分析认为,前三季度山东省粮食进口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进口占比超9成。
前三季度,山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粮食1295.3万吨,占同期山东省粮食进口总量的94%。
二是民营企业主导进口。前三季度,山东省民营企业进口粮食1000.5万吨,占同期山东省粮食进口总量的72.6%;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37.3万吨,国有企业进口140.6万吨。
三是巴西、美国和东盟为主要进口来源国。前三季度,山东省自巴西进口粮食527.5万吨,自美国进口444.3万吨,自东盟进口241.9万吨,上述三者进口量合计占同期山东省粮食进口总量的88.1%。
四是大豆进口占比超7成。前三季度,山东省进口大豆1029.4万吨,占同期山东省粮食进口总量的74.7%;进口木薯240.8万吨,进口谷物及谷物粉62.6万吨。
不少专家认为,不仅是大豆,我国食用油、花生等进口量也处于高位,而谷物中的玉米、小麦等进口量也在攀升。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豆进口8169.4万吨,同比增长 14.4%,如果加上谷物,2015年粮食(大豆+谷物)进口量达到了1.3亿吨。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三大谷物品种实现了基本自给,但大豆是短板,要依靠进口。近5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逐年增长,5年统算对外的依存度高达83.8%,这是我国品种结构缺陷导致了大豆必须依靠进口。
话语缺失调研了解到,我国粮食行业不仅面临严峻的“三高”问题,在粮食进口中,长时期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关行业协会也较为松散,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导致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中较为被动。
第一,粮食进口中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山东省高密市新春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8000多万吨大豆,是最大的大豆进口贸易国,但是缺失话语权和定价权。在进口质检方面,国内企业也容易吃亏。“比如美国质检报告说大豆杂质为1%,但实际杂质为3%,
企业只能接受,没法申诉。”第二,粮食行业协会比较松散,没有像国外一些协会那样将企业拧成一股绳。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比如中国大豆协会,主要分管大豆配额分配等工作,缺少了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团结协会内企业在进出口价格方面一致对外,团结起来与外国粮商进行议价,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很容易被外国粮商各个击破,导致我国整体利益受损;二是金融风险分析预警功能。
大宗商品进口很依赖期货等金融市场,单靠企业力量很难把控市场风险,需要协会加强研判,但这方面功能目前协会很缺乏。
第三,与美国、加拿大等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粮食杂质较多。青岛大度谷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政表示,在国内粮食市场上,从原料到深加工都没有做到充分精分。“如果能做到精分,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粮食的利用率,减少国外粮食的进口量,缓解国内粮食的库存压力,增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杨文政说。
(宫喜祥 潘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