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落实好粮食生产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抗击了特大暴雨洪涝和持续高温干旱等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采取了很多扎实有效的举措,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尽管今年我市遭受了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致使全市30多万亩农作物绝收。但在此情况下,由于我市组织实施了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预计全年粮食总产仍将达到31.5亿公斤。
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今年全市秋粮收获面积527.72 万亩,总产达236.54 万吨,平均单产预计448.23 公斤/亩,加上已收获的夏粮和早稻,我市全年粮食合计面积758.27 万亩,平均单产418.04 公斤/亩。在全年粮食生产中,我市积极抗击严重的自然灾害,大力推广高产优质良种,基本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片一品”良种应用新格局。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继续加快水稻育秧工厂建设,全市建成水稻育秧工厂203座,其中2016年新建74座,全市建成育秧大棚面积60.32万平方米,播种生产线359条,全市机插秧和机械直播面积达到204万亩。扎实推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鼓励服务主体与生产主体合作,采取服务主体+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农户+基地等方式,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开展合作式服务。大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今年我市继续以21个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为核心,重点加强午季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耕地地力提升行动和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以“三推”“三节”技术攻关为重点,探索粮食绿色生产,实现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