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气温变化较大,为各种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局植保技术人员在全县密切关注蚜虫发生发展情况,并在小麦田观察各种病害。
经过两个多月来的监测,5月中旬在白庄镇塘洛尕村(东经102°3420.7",北纬35°4237.6",海拔高度2318米)冬小麦田发现了小麦黄矮病病株,症状为小麦叶片自叶尖褪绿变黄,植株生长缓慢,病株严重矮化,分蘖1—2个,不抽穗(但还未发生蚜虫)。该村及邻村共发生疑似冬小麦黄矮病280多亩,麦田病田率50-60‰,有病田发病率20-30%,严重的发病率50%。
技术人员要求中上部冬小麦种植区农户要加强田间调查,考虑到蚜虫是传播黄矮病病毒的生物载体,各乡镇要加强蚜虫的监测预报工作,加大田间及杂草上蚜虫的防治力度,有效控制蚜虫向周围扩散、传播黄矮病病毒。若在秋季冬小麦田发现蚜虫,建议农户立即对蚜虫虫害开展科学的统防统治工作(亩用44.5%高效氯氢菊酯25-35ml或2.5%敌杀死14-20ml兑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隔7-9天再喷一次),力争把蚜虫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传播黄矮病病毒,以减少来年经济损失。
(青海农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