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德州市从严从实做好全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启动了以“德州市智慧粮食云平台”为核心的粮食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全国粮食行业打造了粮食信息化的“德州模式”。
德州市发挥智慧粮食云平台优势,进行库存粮食识别代码的试点工作。作为全国试点,德州紧紧围绕实现粮食行业全产业链条的质量可追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大力推进粮安工程和智慧粮食建设,扎实开展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试点工作,统筹推进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智能粮食云平台建设、绿色科技储粮应用三大工程,市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部分县属国有储备企业基本实现了“码随粮走”,初步实现了粮食质量的可追溯。
据了解,库存识别代码管理系统是粮食流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单元。粮食流转到大型储备库后,通过“一卡通”系统,门禁、质检、过磅、监控、入库和结算等6个环节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而且,粮食流转到加工企业后,代码保留在管理系统内,可查询货物来源情况。
智慧粮食云平台项目覆盖德州市各级粮食局及所属国有粮食企业、存放地方储备粮的基层粮食收纳库等单位,旨在推动粮食信息化建设,实现粮食业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可视化、信息化。云平台系统包括数字粮库业务管理、粮油仓储管理、视频会议等12个子系统,总投资300余万元,采用信息抓取技术,获得粮食行业相关信息,将信息存入平台指定数据仓库,形成大数据的实施架构,实现数据挖掘、分析决策、移动办公的功能要求。2014年,德州市粮食总产超过170亿斤,完成粮油加工量1000万吨、粮食经营量1420万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0亿元,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张震)